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2011年度培育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
(遂府办函〔2011〕11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2011年度培育发展实施计划的通知》(川办函〔2011〕90号)精神,现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年度目标
2011年,首批启动17项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发展,促进产品快速成长,做强做大。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根据我市确立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建立协调机制。
重大关键产品: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市经信委牵头负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领域,市科知局负责生物领域。
重点培育产品:市科知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产品所在县(区)政府要加强支持培育发展工作。
(二)支持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包括省内各大高校在内的院所机构的科研优势,充分发挥我市高效节能照明、锂资源产业、生猪等六大省级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技术力量,加强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每年组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引进与合作,有时效、有选择地引进一批关键性、突破性的核心技术,并努力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再创新。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联合开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
(三)突出优势,支持重点企业发展
坚持 《突出重点、积极优先、分类支持、鼓励竞争》的原则,每年筛选一批有核心技术、有创新产品、有重点项目的企业,按照龙头带动型、快速成长型和专业配套型对企业给予分类支持。特别是要在各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筛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通过重点培育、整合发展,尽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和主导产品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积极延伸、完善产业(品)链,鼓励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合作联盟,与配套企业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现代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构建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依托企业创新主体和联盟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通过政府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设施优良、运行高效的支撑体系,确保每个新兴产业都有创新平台。鼓励各县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境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或研发机构。
(五)打造基地,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的实施,按照《五向发展》和《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基本路径和取向,鼓励、引导新兴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通过对已有园区的调整优化和新建园区的前瞻性布局规划,加快建设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产品检测、公共物流、员工培训、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市场和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建设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品牌知名、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特色园区,形成园区支撑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园区特色优势的良性互动,同时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培育打造3-5个具有区域性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基地(园区)带动战略,以基地(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搭建培育发展新兴战略产品的核心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