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经纪人、配送中心、营销公司“三位一体”的销售体制。
2.采取“点对点”直销方式,通过有机农产品的规范管理,形成质量与服务可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努力搭建农产品产销衔接平台,加强对外宣传,打造“延庆果品”、“绿富隆蔬菜”等农产品知名品牌。
4.继续推进我县民俗休闲、观光采摘农业的发展,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促进一、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府政策扶持机制
(一)建立政府扶持资金数据库,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兑现。
(二)建立政府扶持资金效益评估体系,确保政府扶持资金使用科学、合理、高效。
(三)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一)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参与农业发展
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参加我县农业建设;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展销会、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县投资农业。
(二)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大对绿富隆有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培养公司上市。
三、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为了保证本《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和工作目标的实现,根据北京市现行财政体制和市、县工作推进机制,结合我县农业发展阶段性任务,“十二五”期间,将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以下八项重大项目:
(一)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1.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设施农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底,全县设施农业占地面积累计达1.3万亩,建筑面积达8051亩,其中日光温室2244亩、钢架大棚5572亩、连栋温室88亩、其他中小棚147亩;建成1000亩以上规模的设施农业园区2个、500亩以上规模的设施农业园区4个,带动本地3000余名农民就业。目前,我县设施农业类型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种植品种主要有蔬菜、花卉、果品、食用菌等。
2.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计划每年新建设施农业1500亩,其中日光温室500亩、钢架大棚1000亩。“十二五”末,全县设施农业达到2万亩,同时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硬化、排水沟、围栏、交易市场、保鲜库、绿化美化等。
五年预计共需投入资金3.3亿元,其中财政扶持1.8亿元,乡镇、农民自筹1.5亿元。
3.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我县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加快打造安全高效的设施农业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菜篮子”工程任务,保证首都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完成后,我县设施农业总面积将达到2万亩,预计每年蔬菜增产1亿公斤以上,亩增收达到1.1万元,年产值达到2.2亿元,带动5200名农民就业。
(二)葡萄酒庄产业带建设项目
1.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葡萄栽植面积1.7万亩,主要分布在张山营镇、永宁镇、香营乡、八达岭镇、康庄镇、旧县镇6个乡镇,具体包括:鲜食葡萄1万亩,主要品种有红地球、巨峰、金星无核、美人指;酿酒葡萄7000亩,主要品种有梅鹿辄和赤霞珠。其中设施葡萄395栋,主栽品种有红地球、巨峰等。
目前,我县在建的葡萄酒庄共有5个,分别为:位于玉皇庙村南的罗曼尼酒庄,葡萄栽植面积100亩;位于胡家营村东的辉煌世纪酒庄,栽植面积400亩;位于下芦凤村东南的松湖酒庄,栽植面积50亩;位于姚家营村北的中坤酒庄,栽植面积300亩;位于上阪泉村北的玉渡燕园酒庄,栽植面积130亩;栽植品种均以赤霞珠为主。
2.建设内容
以2014年举办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为契机,围绕葡萄种植及葡萄酒产业,大力发展高品质的鲜食葡萄及高端葡萄酒庄。到“十二五”末,全县葡萄栽植总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鲜食葡萄3万亩、酿酒葡萄3万亩;配套完成设施葡萄1000栋;兴建葡萄酒庄50家,其中:规模2000亩以上3家、1000亩以上10家、100-500亩37家。重点建设十二项工程:
(1)完成葡萄主题文化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