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店”评选、“双进工程”、“家电下乡工程”为切入点,对各大商场、超市、商户进行经营管理、商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开展重诚信活动、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和创商业品牌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商贸服务业质量水平。
3、加大交通、邮政、电信、电力、医疗、宾馆餐饮业等行业标准执行力度,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流程;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广泛开展服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顾客对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十)坚持不懈抓好建筑、交通和水利等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努力建设一批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严格实行节能分部专项验收制度;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完善分户验收制度。加强精品工程创建工作,落实创优工程激励措施,将工程质量精品创建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引导企业积极争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2、强化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严把项目开工审核和工程竣工验收关,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严格执行设计审查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工程建设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和检测,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严肃查处工程建设违法行为,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
3、强化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狠抓工程竣工验收,继续深入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推进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十一)切实加强环境质量建设,不断巩固“创模”成果,健全提升环境质量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宜居、宜旅、宜业城市
1、落实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继续落实好各阶段“减排”任务。
2、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扶持宜昌开发区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打造国家一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进一步探索推进“企业内循环、产业间循环、园区大循环”发展模式。
3、进一步强化水环境治理,继续加强三峡库区、清江、香溪河、黄柏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