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形式开展创业培训。以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为依托,以满足初创企业多样化服务需求为目标,积极动员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以及采取案例教学、网络远程培训、创业者现场交流等灵活多样创业培训活动,并充分利用滇沪合作、GMS平台探索建立开放型的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合作机制,帮助创业者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三)建立创业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云南信息网的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州、县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省、州、县三级网站的信息互动和共享。建立“云南创业在线”,开设创业专题栏目,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行业、项目、市场和科技等信息服务,并免费为创业者开展网上招聘、产品推荐、项目招商、电子商务等服务。
三、构筑省、州、县三级创业服务工作平台
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以云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推动16个州(市)和40个工业强县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并以此作为开展创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切实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等服务,以及提供财税、法律、外贸等代理服务。通过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档案库”,及时为创业者提供选择适合的创业项目,指导和帮助创业者实现成功创业。对能为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给予服务支出的购买或补助。
四、加快建立小企业示范基地
(一)制定《云南省小企业创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社团组织和自然人出资建立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推动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和工业强县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办和培育小企业提供固定场所和相关创业辅导服务。力争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40个。
(二)完善创业环境和改善服务设施。小企业创业基地要着力从完善配套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和提供服务设施入手,切实为创业者和各类小企业入驻创业提供优质、便利的各种服务,培育和扶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及商贸流通型等小企业的创业发展。对经省级认定的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视培育小企业数量及成功率情况给予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