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商贸服务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商贸业实现区级税收6.91亿元,同比增长4.37%。商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多层次、多业态商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农工商118广场、麦德龙等大型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场构成的中环商圈被正式规划为市级商业中心。物流产业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西北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陆上货运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4、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明确了“8+5+ N”科技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产业实现区级税收5.7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区级税收2.90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9家;新增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7家,累计达20家。企业共承接国家和市科技专项计划121项;和黄药业、上海汉欣两家企业分别建立了市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专利申请1568件,同比增长7%,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26件。民营科技企业继续得到发展。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利合作,与同济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动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强化节能降耗工作,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约4%,淘汰劣势企业24家。
5、房地产业保持稳定发展。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土地供应进一步向商务办公、民生改善等项目倾斜。全年共批准预售商品房75.2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7.02万平方米,占总量的62.49%;商业、办公面积28.2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37.51%。
6、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以数字内容为特色的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晨路信息科技等一批网络游戏开发、运营企业成长迅速。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M50艺术品创意基地被评为上海市级文化产业园。苏州河文化观光旅游项目取得突破,国庆期间成功组织苏州河游船试运营。
7、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长风生态商务区:原规划中的10幅商办地块全部出让,首批住宅地块完成出让。累计建成了商务楼宇27栋43万平方米。两座五星级酒店基本建成。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已开工。真如城市副中心: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及配套工程项目、长江实业项目启动建设,进展顺利。与上海铁路局的战略性合作已签定框架协议,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中环商贸商务区:长征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的控详规划落地;中环商圈业态调整、项目建设和招商取得积极成效。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全面展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长寿综合服务带:商务楼宇能级进一步提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