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扬尘污染防治。
严格控制施工扬尘。加强重点施工工地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强化建设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继续严格落实“工地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迁100%洒水压尘、暂不开工处100%绿化”等“5个100%”要求。在建设工地开展高效车轮清洗技术示范和推广,促进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进步。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创新绿色施工监管机制,抓好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精细化管理,将施工企业扬尘污染记录作为不良信息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定期公布。加强执法检查,突出重点季节、重要时期、关键时段监督管理,增加检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遏制扬尘污染反弹。
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严格执行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扩大“吸、扫、冲、收”组合式道路保洁设备比重,提高道路机扫率和冲洗率,车行道机扫率达到100%;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每日对重点地区、主要道路进行冲洗作业,开展重点区域道路、街巷扬尘清除新技术示范工作,提高洁净率,降低尘负荷。
创建扬尘污染控制区。以控制施工扬尘和渣土遗撒、开展裸露地面治理、加强道路清扫保洁为重点,组织开展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活动,率先完成展览路、白纸坊两个街道控制扬尘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底,全区扬尘污染控制区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油烟污染治理。
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治理和检查,所有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均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确保达标排放,开展“光解油烟净化技术”处理试点,在有条件的单位逐步推广。加强对经营性小煤炉、露天烧烤等行为的执法检查,治理低空污染。
(四)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
继续淘汰老旧车辆。按照全市2015年底,力争淘汰全部黄标车及其他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共40万辆的任务要求,发动社会力量,使老旧车辆淘汰工作进街道、进社区、进家门,深入开展辖区老旧车摸排和宣传动员。以老旧车辆摸排为契机,对公交、环卫、邮政、出租等重点行业和用车大户建立健全台账。
严格对在用车的监管。在重点时间、重点区域对重点车型,加强路检、夜查、遥感监测、入户抽查和联合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形成对高排放车辆的高压监管态势,促进在用车的达标排放。
加强非道路柴油动力机械管理。开展非道路施工机械现状摸排和政策法规入户宣传,减少非道路施工机械的排放污染。
(五)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
加强对锅炉等污染源监管、监测力度,严格执行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治理未达标锅炉。严格控制喷漆、喷绘等加工作业,加强汽车维修、包装印刷、服装干洗等重点行业和实验室的监督检查,对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的单位进行限期治理。鼓励单位和公众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溶剂、油漆、涂料等产品。更新辖区内加油站台账,定期对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促进油气回收设备稳定达标运行。
(六)开展低碳社区建设。
以社区为切入点,开展“低碳生态社区”示范工作,推动“低碳社区”建设。通过调查和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居民采用绿色生活方式。在做好试点的基础上,扩大示范效应,在全区有条件的社区,逐步开展低碳社区建设。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