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通知

  按照“优化发展,控制增量;综合控制,协同减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的原则,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改善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提高环境准入标准、禁止高污染和高耗能产业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控制污染物增量。坚持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与区域功能定位不相符的行业企业,深化污染治理,实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有效控制大气复合型污染。以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加快“无煤区”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建设。强化环境监管,落实部门、属地管理和排污主体减排责任,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达到北京市要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0年的0.122mg/m3下降10%;全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达到80%。
  三、坚持总量控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完善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
  在2007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2009年、2010年开展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辖区大气污染源档案,建立污染源排放数据清单。依据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目标,明确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年度总量减排项目,逐年实施。对于新增大气污染排放项目,按照“以新代老、增产减污、总量减少”原则进行规划、审批和建设。
  (二)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加快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鼓励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的使用,推动新建筑节能措施的采用,实现“无煤区”目标。
  (三)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推进地铁6、7、8、16号线等重点项目和西二环地下隧道建设,加快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改善重点地区道路微循环,提高区域路网的系统性、连通性和可达性。改善公共交通换乘条件,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和单位试行校车、班车接送,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完善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网络,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四)开展生态科技园区建设。
  按照推进产业发展、提升环境品质、服务人民生活的原则,构建“一核、一带、多园区”空间发展布局,加强科技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金融后台、高端交易等产业,建设有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园区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提升技术水平,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四、强化治理措施,全面控制大气污染
  (一)深化燃煤污染治理。
  按照北京市提出的发展清洁能源,深化煤烟型污染治理的要求,我区要继续实施无燃煤区建设,力争2014年底前将现有燃煤设施全部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到2015年基本实现无燃煤的目标。对保护区外分散的约5万户平房和简易楼居民燃煤采暖,制定改用清洁能源方案,结合旧城改造、人口疏解、城市建设以及能源供应情况,采取电力、热力、燃气分户或并入锅炉房集中供热等多种方式,逐年实施清洁能源改造,2014年底前完成改造。完成裕中西里、广外供热厂200蒸吨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