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国家启动实施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试点建设项目",从最边远、最艰苦、最困难、最急需的地方做起,解决特岗教师、支教和交流教师、离城镇较远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等住宿问题。
2.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在我省边远艰苦地区,以"一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学校"项目建设为基础,在60%的项目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布局合理、实用适用的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支持乡镇、村级学校和教学点项目建设,使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等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3.工作要求
(1)列入国家发改委"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22个试点县,已编制的周转宿舍五年建设规划所有项目,须包括在此次编制和填报的周转宿舍"十二五"建设规划范围中。其他非试点县编制的周转宿舍五年建设规划所有项目,需落实地方配套建设资金,省级补助建设资金待定。
(2)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教师周转宿舍土建、水暖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进行简单装修和配备基本生活用具。在建设方式上,包括整体新建;对学校现有校舍进行改扩建;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改扩建周转宿舍。
(3)保证周转宿舍基本功能前提下,每套周转宿舍建筑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
(4)中央资金和地方资金分别独立安排不同项目,申请省级资金项目需落实地方配套建设资金,省补助建设资金待定。
(5)中央资金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乡镇和村级学校(含必要的教学点)。原则上不包括县城和城关镇学校。
(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
1.基本原则
以《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规划(送审稿)》为指导,围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这一主线,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针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目标任务
通过调整和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划校园校舍建设,实施若干建设项目和工程,完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实现县域内学校间校园校舍资源大体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办学条件逐步达到国家、省定办学标准。
按照国家《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以"一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学校"为总体原则,新建或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普通初中。"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616个乡镇,原则上一个乡镇建设一所标准化学校。首先规划学校布局,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规划建设的学校类型。参考原则:可规划建设一所标准化一贯制学校或中心校和独立初中;现有多个中心校或者独立初中,需将长期保留的学校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对资源整合或近期难以确定是否长期保留的学校,如需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需逐校提出详实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