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来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来宾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地震应急演练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尤其是开展多部门、多单位、跨行业的综合演练,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自我防护与应急处置能力。
  7.加强县(市、区)地震机构建设,增强基层管理能力
  努力推进县(市、区)地震部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健全县(市、区)地震工作机构,推行责权利相统一,激发市县(市、区)地震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活力。
  四、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
  (一)来宾市地震应急技术平台建设
  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满足地震现场指挥部和现场工作队工作需要,确保与后方指挥部之间信息快速传递。建设5个县级地震应急指挥分中心,满足地震应急处置的工作需要。完善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拓展应急指挥中心功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来宾市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建设
  建设1个测震台;建设1个GPS观测站;建设桥巩水电站监测台网;建立6个县(市、区)地震信息节点,满足地震信息快速传递的需要;在象州、武宣建设2个地下流体观测站,补充流体观测能力的不足;强化地震动物异常观测,建设3个市级地震前兆动物观测中心,6个县级地震前兆动物观测中心,每个乡镇建有1个以上宏观观测点,提高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捕抓能力;购买一台应急流动数字测震台,完善现有的观测台站升级改造。
  (三)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能力评价,建立基础数据库;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开展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建设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
  (四)来宾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以科普馆、博物馆、宣教中心为依托,在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建设7个具有一定规模、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各具特色、具有示范作用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普及地震知识,培训抢险救灾、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技能。
  (五)来宾市防震减灾科教网络平台建设
  以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基地为节点,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加强地震网站和与公众互动机制,加强地震基本参数速报、地震灾情速报等产品服务,通过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及时发布地震信息;实现交互式远程专业技术教育和地震科普教育。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保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