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2―2020年)》的通知


  二、重点建设内容

  (一)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宣传,在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突破辽西北区域发展战略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注入辽宁元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工作,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确保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统一使用工程教材。力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做出贡献。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建立辽宁省和高等学校分级培训体系,组织和开办好各级培训研修班,发挥好培训基地作用,对工程教材所涉课程的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制定实施《辽宁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制定实施《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实施课程建设标准,健全质量测评体系,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注重教育教学效果。

  (二)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系,使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引领和带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鼓励高等学校自身、校际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创建、共建工作。推进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和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新确立一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注重全面提升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力求我省在新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和开展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和示范工作。以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牵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组织管理,强化开放合作,增强综合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特别是服务区域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争取国内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将重点研究基地打造成为咨政服务的智库,学术交流的重镇,人才汇聚的高地,新兴交叉问题研究和学术增长点的孵化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