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推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建立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及传统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共性需求和关键环节,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外包服务、制造业服务等技术,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和新模式集成研究,发展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电子健康、数字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信息与知识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检测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形成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服务水平。

  加强现代服务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支持物联网构建、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数字内容服务、动漫制作和出版软件集成、金融信息安全、生态及环境承载力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信息等技术,推进公共信息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开发电子商务规范与监管、技术远程数据容灾与应用、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服务、区域物流集成与多式联运、智能交通等技术,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在带动性强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若干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和技术规范,增强科技对公用事业、金融、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撑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打造陇东油气煤开采与转化、金昌有色、天水装备、“兰白”石化、“酒嘉”冶金等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基地,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环境保护等技术装备及产品,在重点关键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集成与推广,着力提升企业节能环保技术集成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煤气电化多联产技术与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变频调速、半导体照明、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技术。加大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耐磨材料、低毒环保浮选药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高温过程烟气净化用选择性催化剂、低辐射玻璃和镀膜玻璃等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支持LED照明产品等高效节能技术示范。

  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开展有色金属及稀土循环利用、低品位难选铜镍和铅锌矿的直接提取技术及羰基镍产业化、有色金属冶炼废渣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煤层气、脱硫石膏、建筑废弃物、污泥等资源化利用,形成各具特色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

  开展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持开展再生金属、塑料、玻璃、皮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加强废旧机电产品、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及废电池、办公设备的再生资源无害化处理与高附加值回收利用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垃圾资源化利用、有毒有害原材料替换、生态材料回收处理等技术。

  四、持续提高民生科技水平

  围绕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城镇宜居、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防灾减灾等重大民生科技问题,研发诊疗救治、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救灾装备、食品检验、绿色建筑、资源环境等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集成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民生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重视人口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提升医疗和生殖健康技术为手段,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集成研究,研发重大地方性疾病、职业病的筛查、诊断及防控技术,开展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诊治和康复技术研究,支持毒瘾依赖者脱毒治疗、心理干预等毒瘾戒断技术研究,重视心理及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和特殊职业人群的心理选拔标准研究;开展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孕产妇及母婴保健、性传播疾病适宜技术研究,出生缺陷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技术研究;开发农村和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远程诊疗及低成本医疗技术体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提升食品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检测、控制及管理技术保障体系,开展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重点开发和推广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研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技术、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有害残留物检测技术,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技术体系。

  强化公共安全技术及装备研发。重点开发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技术、灾害防治、灾后重建与救援关键技术和设备,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体系。研发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的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开展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防控技术研究,研发处置社会突发事件技术保障系统。

  突出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技术研发与示范。强化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支持以防治地质灾害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重点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退化土地防治与恢复技术。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城镇污水治理、土地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开发,提高区域环境的科技预警与监测能力。发展低碳城镇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等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发。开展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和观测技术研究,强化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

  五、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根据《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甘政发〔2006〕27号),依托重大产业项目、重点科研基地,以产业化为目标,部署和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对优势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

  (一)新能源及设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