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考核内容

考核办法

A

C

1.1

领导重视

*领导责任。

 

*重视程度。

0.6

 

0.4

设置学校体育领导机构,明确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将体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2次及以上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体育课程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效果显著。

设置学校体育领导机构,明确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将体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体育课程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查阅文件、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

1.2

组织机构

 

*体育教研部门建制。

 

*管理人员配置。

*管理工作情况。

0.5

 

 

0.2

 

0.3

体育学院(部、系)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单位,分管校长领导明确,成立协调相关部门的体育课程管理机构。

配齐配强体育课程建设管理人员,赋予相应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职能。

工作会议制度化;体育学院(部、系)有计划组织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计划、记录和总结完备;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体育学院(部、系)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单位。

 

配备有专职管理人员。

 

体育学院(部、系)工作会议制度化;每月保证有一次以上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计划、记录和总结较完备;有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查阅文件、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

1.3

规章制度

*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

 

1

学校、教务部门、体育学院(部、系)等单位制定的有关学校体育管理文件配套齐全。包括: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课余训练竞赛管理规定、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各项应用规定、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办法等系列配套管理规定。

学校、教务部门、体育学院(部、系)等单位制定的有关学校体育管理文件较为配套齐全。包括: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课余训练竞赛管理规定、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各项应用规定、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办法等管理规定。

调阅学校、部门相关制度、文件等。

1.4

管理手段

*体育课程信息化管理情况。

1

 

 

 

 

学校网络具有体育课程选课、成绩登记、查询、学生评教等管理功能,运行便捷、使用率高;体育学院(部、系)主页畅通、内容丰富,常更新,具有提供体育知识、场馆使用、体育活动互动等服务、咨询功能,登陆频率较高。

体育成绩计算机管理;体育学院(部、系)有主页。

实地考察和不定期登陆查询网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