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
织
领
导
| 1.1
领导重视
| *领导责任。
*重视程度。
| 0.6
0.4
| 设置学校体育领导机构,明确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将体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2次及以上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体育课程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效果显著。
| 设置学校体育领导机构,明确学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将体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体育课程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 查阅文件、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
|
1.2
组织机构
| *体育教研部门建制。
*管理人员配置。
*管理工作情况。
| 0.5
0.2
0.3
| 体育学院(部、系)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单位,分管校长领导明确,成立协调相关部门的体育课程管理机构。
配齐配强体育课程建设管理人员,赋予相应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职能。
工作会议制度化;体育学院(部、系)有计划组织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计划、记录和总结完备;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 体育学院(部、系)为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单位。
配备有专职管理人员。
体育学院(部、系)工作会议制度化;每月保证有一次以上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工作计划、记录和总结较完备;有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 查阅文件、工作计划、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
|
1.3
规章制度
| *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
| 1
| 学校、教务部门、体育学院(部、系)等单位制定的有关学校体育管理文件配套齐全。包括: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课余训练竞赛管理规定、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各项应用规定、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办法等系列配套管理规定。
| 学校、教务部门、体育学院(部、系)等单位制定的有关学校体育管理文件较为配套齐全。包括:体育教学计划、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办法、课余训练竞赛管理规定、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各项应用规定、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办法等管理规定。
| 调阅学校、部门相关制度、文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