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鲁教体字〔2012〕1号)


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鲁发〔2010〕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山东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一)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展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历来重视体育课程建设,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得到了不断加强,体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但不容忽视的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第六次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省大学生体质发展不平衡,近视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不断增长,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指标不断下滑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仍未得到彻底改变,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仍然是高校课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未按规定设置体育课程,课时不足,课程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方法手段陈旧,考评办法落后等。部分高校使用质量低劣的教材,甚至不使用教材。学校体育资源难于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需求的状况仍然未能得到彻底改善,以至于影响了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全省高校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基础上,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的要求,进一步发挥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

  (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衔接中小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事关个人的成长与成才,事关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对于体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开展体育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理健康、磨练意志品质,而且也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教育途径。我省各级各类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将体育课程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保障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并提高教学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体育活动设施,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力争使我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有较大的进步,每所高校均达到《山东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考核标准与办法》(见附件)的合格要求,80%的本科、60%的专科学校达到优秀等级,全省在校大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认真落实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各项措施

  (四)严格体育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高等学校应严格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设置体育课程,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其中,本科学校(含独立学院)总课时不少于144个学时、专科学校不少于108学时。要为高年级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将体育选修课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需求,保障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学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根据体育课程的运动性特点,考虑体育运动安全要求,体育课教学班额应在30人左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将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每节课50分钟),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

  (五)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组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层次、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体育课程,真正赋予学生选择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和任课教师的自主权。在坚持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必修课和所有在校生体育选修课的基础上,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将下属体育教学活动纳入体育课程范畴:1、遵循体质健康促进规律,把在体育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纳入体育课程;2、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技术技能需求,体现分层次教学的要求,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入体育课程;3、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