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3、县区物流节点
  各县市要根据县域经济和全市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规划与全市网络相衔接的县域物流节点网络。
  章丘市。要充分发挥公路、铁路枢纽和制造业发达优势,依托位于明水开发区的重汽集团、济钢机械、中集车辆等制造业骨干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圣井、刁镇、鲁中、商贸等四个县级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装备等制造业产业链物流和区域集散物流,服务和支撑章丘产业及我市东部产业带发展,打造形成连接山东港口群物流区域的全省重要的县级物流节点。
  平阴县。充分发挥济荷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泰聊铁路贯穿全境的优势,依托平阴工业园区发展和锦东新区建设,规划建设锦东物流中心。依托孝直镇机械加工等优势产业,以及东阿阿胶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孝直镇、东阿等县级物流节点,打造机械、农产品、水泥等行业物流基地,服务和支撑平阴工商业及农业发展,形成我市辐射鲁西和鲁南等物流区域的重要物流节点。
  济阳县。充分发挥作为我市实施城市“北跨”战略的“桥头堡”和济北开发区及煤炭能源基地优势,积极推进崔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好济北、建材及曲堤农产品物流节点,服务和支撑济阳工商业及农业发展,形成我市物流对外辐射的重要物流节点。
  商河县。充分发挥我市北上通道作用抓住德龙烟铁路和济商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依托工业园区、开发区、商品批发城及农贸市场,加快规划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县域物流中心,服务和支撑商河工商业及农业发展,打造我市物流北上延伸发展的桥头堡。

四、物流支撑平台建设

  (一)交通网络平台
  要围绕建设全国物流中心城市总目标和全市物流网络系统,积极整合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立体化、枢纽型的物流交通系统,建设形成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畅通的交通网络平台。
  1、省际物流交通通道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建设,畅通省际物流公路干线通道。对外强化与省内各地区的沟通、以及周边大中城市的联系,对内重点安排与各县市、产业基地的通道网络,在既有高速公路基础上,加快规划建设济商高速,形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市。积极推进国道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切实加强与铁路系统联系,加快推进京沪高速铁路济南段、济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等项目建设。切实加强与航空系统联系,在不断拓展客运航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内货运航线。积极开辟俄罗斯、韩国、日本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努力提升我市国际快运物流能力。
  2、省域物流交通通道建设。积极推进省道干线公路网建设,并新建高等级干线连线,全部达到二级以上等级标准,进一步完善“九纵十横八连”干线公路网络。对部分过境交通量较大,承担类似国(省)道功能的县道在改造提高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逐步升级成为省道,逐步完善干线公路网。积极推进济南至泰安、滨州、聊城、德州、莱芜等城市的城际铁路和泰聊铁路济南段、德龙烟济南段和黄河北货运环线建设,增加我市铁路覆盖密度,实现铁路运输客货分离,提高物流网络协同铁路货运能力和铁路枢纽的集散和辐射能力。
  3、市域物流交通通道建设。加快“五路跨河”工程实施,畅通黄河以北地区与主城区的交通通道,促进全市北跨战略实施。积极推进高架路和轻轨等城市快速运输网络建设,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各交叉路口分别建设分离式立交(包括公铁立交)、互通式立交和黄河大桥,畅通市域物流配送通道。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打通乡乡间和县县间的通村公路,搞好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结点的衔接,实现路路相连、干支相连、快速直达的农村公路网络。重点抓好担山和郭店物流园区主干道建设,加快二环北路的改扩建工程,搞好物流园区转运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由机场至邢村的高等级公路,以及由机场连接北二环路的高等级公路。
  在物流交通通道建设中,要重视加强以公、铁为主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做好公路与铁路、公路与航空、物流园区与公铁枢纽站场的衔接,尤其要重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内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跨区域集装箱运输和专列运输,提高专用货运车辆比例,实现从散货到集装箱、从单一运输方式到多式联运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二)信息网络平台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开发、逐步完善的要求,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和政府公共信息网络资源,整合政府、企业的各类信息资源,采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标准,建立以数字认证、网上支付和信息资源共享为技术支撑的物流信息系统,同时搞好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货运物流网、车辆信息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建成完善的开放式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2、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交通系统信息化的“四网一库”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全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区域物流管理服务系统、公路货运综合信息系统、铁路货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航空货运综合信息系统和商贸流通综合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加快整合信息网络资源,集中银行、保险、税务、工商、海关等信息系统,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两大系统。
  3、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引导和培育几家成长性强、带动力强的骨干物流企业,建设好内部信息系统,积极应用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技术、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中心等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引导工商企业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和操作系统,加快开发应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订货和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更好地为生产和销售服务。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支撑重点产业链物流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