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化农村经营制度创新
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示范合作社联创活动,引导合作组织联合做大做强,力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农户比重达60%以上。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农业招商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加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联合作组织带基地农户”的经营机制,着力做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增长15%以上。(市委农工办、市农委)
(三)探索推进农业保险服务延伸
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承保和定损理赔的有效办法,不断提高三麦、水稻参保面和受益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真正把农业保险的普惠性落到实处。着力推进农经综合服务领域向村组延伸、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延伸,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服务。(市委农工办,市保监行业协会)
五、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型
(一)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和专家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市财政局)
(二)大力开展金融体制创新
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淮设立分支机构;深入推进农信社农合行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引导全市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扩大融资担保规模,积极探索融资担保新模式,不断提高金融、担保支持“三农”和服务中小企业水平;加大商业承兑汇票的业务推广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困难;继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金融生态优秀县、达标县创建力度,积极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市金融办、经济信息化委、人行、银监局)
(三)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工作
加大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工作力度;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贷款担保机制,鼓励建立涉农保险和农业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农贷模式;设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支持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长期保值业务,充分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委农工办、市人行、银监局)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着力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