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宣传动员(3月)
厅防控办制定下发《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试点动员大会,学习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实施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组织观看廉政风险防控专题片;各单位、各部门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主要领导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在全厅系统树立“没有风险意识是最大的风险”和“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的全员责任风险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增强廉洁自律的积极性,树立风险防控的主动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并报厅防控办审批后实施。
第二阶段:风险排查和评估(4-5月)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存在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根据信访举报和各类案件的诱发原因,将廉政风险划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三类。因此,防控工作应按照上述三类风险,重点排查各个关口的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是这次工作的关键环节,要认真梳理本单位、本部门业务流程,组织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地排查,做到每个岗位职责明确、风险点清楚。基本原则:凡是涉及权、钱、人、物的环节,都要查找风险。风险点分为三个等级,凡是对上述工作有决策权的岗位为一级风险,参与执行的岗位为二级风险,基本不涉及的岗位为三级风险。
(一)查清个人岗位风险。按照“对照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梳理岗位职权-查找廉政风险-公示评议、接受建议”的程序,采取“个人找、相互帮、领导提、集中评、单位审、会议定”的办法,认真查找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法规制度和职权行使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查找领导班子及单位岗位风险。根据机构设置、职责和职能安排等情况,着重针对“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分别查找出领导班子及单位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三)突出廉政风险重点。“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人、财、物、权”的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制度约束等是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要认真排查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第三阶段:制定和落实预防措施(6--7月)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