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文献:
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1年8月15日);
汪洋:《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2012年1月3日)。
参考文献:
赵振华:《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开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新局面》,《南方日报》2011年10月10日A01版。
专题讨论和学习安排:
结合深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争当为民造福的排头兵。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和调整卫生行政审批。进一步加强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提升“一站(窗)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拓宽便民利民服务渠道,善用网络媒体,通过微博、网上社区服务等形式,改进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创先争优专项表彰活动,引导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学先进、见行动,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时间安排:八月份
重点之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新时期“广东精神”
(一)准确把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二)联系改革开放实际弘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伟大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南粤大地积极营造“争当志愿者、创造新生活”的时代新风尚,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三)联系广东实际提炼和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充分认识提炼和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幸福广东的内在需要。八年前,广东总结归纳了“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要充分发扬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质,合理区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要求,在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寻找最大公约数,提炼出社会共同认可、体现广东特色、群众乐于接受、容易传承传播的价值理念,使之成为新时期“广东精神”。实施“幸福文化”培育工程,开展“崇尚道德、诚信广东”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必读文献: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汪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2011年11月28日)。
参考文献:
申维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4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