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化电弧炉炼钢排放源预处理。电弧炉炼钢企业应对废钢原料进行预处理。不得在没有高效除尘设施的情况下采用废钢预热工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结合电弧炉装备工艺特点开展二恶英减排工程实践。(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相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六)加大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污染防治力度。加速淘汰直接燃煤的反射炉、坩埚炉等工艺落后、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金属回收率低的技术装备。现有再生熔炼设施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去除原料中含氯物质及切削油等有机物。鼓励封闭化生产。(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经信委,相关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七)推进高标准废弃物焚烧设施建设。结合落实《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淘汰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废弃物焚烧设施,推进高标准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减少二恶英排放。加强废弃物焚烧设施运行管理,严格落实《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技术要求。新建焚烧设施,应在充分考虑当地区域规划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选用技术成熟、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的焚烧炉型。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废弃物焚烧企业应当向社会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主要工艺指标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污染因子应实施在线监测,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污染物排放应每季度采样检测一次。应在厂区明显位置设置显示屏,将炉温、烟气停留时间、烟气出口温度、一氧化碳等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牵头单位:市环保局,相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八)严格环境监管。加强对二恶英重点排放源的监督性监测和监管核查。所在地环保部门应对废弃物焚烧装置排放情况每二个月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做好重点行业二恶英监督监测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监管制度,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应报请当地政府取缔关闭;超标排污企业,应依法责令限期治理并处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应提请当地政府关闭;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应责令改正。加强对废弃物产生单位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促使有关单位和企业及时将危险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置。每年对四大行业二恶英产生企业进行一次集中性检查工作,对重点监管企业实施不定期抽查。各级环保部门应全面掌握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完善重点排放源二恶英排放清单。加强二恶英监管能力建设,以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依托,建设二恶英监测实验室苏南中心(苏州),加强监测装置配备,引进和培养技术人员。(牵头单位:市环保局,相关责任单位: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