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对本辖区的再排查工作提供指导,协助交通、水务、住建、安监、煤炭、旅游等部门做好再排查工作,在技术和防治措施、制定方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加强预警预报,科学预防地质灾害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各乡镇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工作,要逐点落实监测人、责任人,必要时,要聘请专业人员,架设专业仪器对险情严重的隐患点进行专业监测。同时选好安全避险路线、避险场所、预警信号等,切实做到有险情及时发现,撤离时不慌不乱,安全有序迅速地撤出危险区域。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和电视台要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气象预警预报要明确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灾种及预警级别。
四、加大投入,做好搬迁避让
对于在排查中发现某隐患点险情严重,必须撤离受威胁人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一定要在财力上予以保障,积极组织力量,做好受威胁人员的搬迁避让工作;对必须治理的隐患点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理,设定明确的警示标志,划定警戒线,同时,做好监测、预警,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五、认真组织,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熟练掌握各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应急响应的启动程序、应急工作的开展程序、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应急响应终止等有效手段,也是群众熟悉应急避险和抢救自救方法的过程,对群众实时有效避险、安全避险十分重要。因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在今年汛期都要认真地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保证演练经费的落实,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群众识灾避灾能力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在今年汛期,要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乡村、学校,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培训,使广大群众知道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如何简易监测、如何选择避险路线和场所、如何报警等知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我市群监群防水平,确保我市安全渡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