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卫人发〔2012〕23号)
各区政府,光明、坪山、龙华、大鹏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为继续保持好我市无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状态和加速麻疹消除进程,巩固防控成效,根据《关于印发2012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2〕18号)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定于2012 年3月13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对 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现将《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九日
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为继续保持好我市无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状态和加速麻疹消除进程,根据《关于印发2012年广东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2〕18号)要求,我市定于2012 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对 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开展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指标
(一)目标:减少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的累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阻止脊灰野病毒病例的发生和传播,巩固无脊灰成果;加速麻疹消除进程。
(二)指标:以区为单位,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均≥95%。
二、目标人群和范围
(一)目标人群:
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
(二)范围:
1.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全市范围内,2月龄无脊灰疫苗免疫史、3月龄免疫史不足2剂次、4月龄~3岁免疫史不足3剂次、4岁及以上免疫史不足4剂次的儿童,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无接种禁忌者一律接种1剂次脊灰疫苗。重点关注来自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和我国新疆地区的儿童。
2.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今冬明春消除麻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我市宝安区和龙华新区8月龄~4岁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无论其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无接种禁忌者一律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3.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1)宝安区和龙华新区:5岁及以上儿童中,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足2剂次者,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无接种禁忌者一律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2)其他区:8月龄~17月龄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18月龄及以上免疫史不足2剂次的儿童,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无接种禁忌者一律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三、开展时间
2012年3月13~19日。
四、组织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对适龄儿童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是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保障活动顺利进行,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
(二)部门协调,密切配合。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教育、妇联、残联、工商、公安、宗教等部门,加强部门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本次活动。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负责本活动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检查和督导。
各区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设置接种点,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有针对性的形式开展接种。
(四)广泛宣传,全面动员。
各区宣传工作要在活动前7天开始,持续至活动结束。在活动前7天,把所辖区域内所有活动接种点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联系人、免疫对象、免疫程序、工作规范等信息以报纸、网站或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传单、标语、宣传车和宣传单等宣传媒介,在市场、车站等人口流入、流出地和聚居地、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发动要深入到所辖区域的街头巷尾,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五)层层落实,抓住重点。
化免疫全省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做好疫苗的运输分发、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现场督导及评估等工作,并做好活动后勤保障工作。各预防接种门诊要抽调足够的医务人员参与活动。各级要制定督导方案,组织督导队伍,开展督导工作。市级对区开展督导,区级对街道或接种门诊开展督导,在活动期间自始至终进行督导,并于活动结束后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督导结果要及时反馈到被督导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
(六)经费保障。
本次活动所需疫苗等购置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相关接种经费在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统筹解决。严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收取任何费用。
五、技术措施
(一)规范接种,确保接种安全和质量。
为保证本次活动质量,各地必须严格执行《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范接种行为。脊灰疫苗或麻疹疫苗接种必须与其它减毒活疫苗接种间隔28天以上。儿童接种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后,应登入儿童预防接种卡、证,无证者应及时给予补发,并通知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程序规定到相关接种单位补种后续剂次及其它疫苗。
(二)认真做好摸底造册工作。
掌握目标儿童人数,登记好所有应种儿童,是保证高接种率,搞好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活动的前提。各接种单位做好摸底登记、确定应种对象,填写附表1-1和附表1-2。
(三)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各地采取适当的接种方式,确保每一个应接种儿童都能得到接种。接种方式应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设置接种点,采取定点接种方式,必要时可设立临时接种点。每个接种点应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要有明显的标记和有关宣传资料,包括:接种方法、对象、时间,保证充足冷藏设备、疫苗、接种用具等。临时固定接种点可设在行政区域接合部、城中村等流动人口聚集地。
(四)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各级要结合实际情况,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流动人口聚居地、窝棚、建筑工地和免疫规划薄弱等地区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大对集贸市场和城中村等地区力量的投入,保证接种工作的落实。流动人口聚集点必须挨家挨户查漏补种;流动人口进出点设立固定接种点。
(五)认真评估,严格把关。
各级督导员在活动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方案进行接种率评估,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纠正,接种率小于95%的区要立刻重新组织人员采取补救措施。
六、现场接种率快速评估
评估人员由市、区两级督导人员组成,快速评估调查表(表4-1和表4-2)应在2012年3月21日前完成。
接种率快速评估方法如下:
确定评估地区和目标人群:每区调查90名儿童。每个区抽2个街道,每个街道以接种单位为中心在近、中和远距离各抽查1个社区,每个社区入户调查约10名目标儿童,每个街道累计调查30名儿童;每个区在市场、车站调查30名目标儿童。调查地点的抽取应有完整的记录。结果的判定以儿童家长回忆和接种单位的接种记录同时符合为准,评估中发现未服脊灰疫苗目标儿童,要当即补服;未接种麻疹疫苗的目标儿童,告知其前往相关接种单位补种。
七、总结与报告
2012年3月30日前,请各区将工作总结及以区为单位将接种数据和工作质量评估结果(附表2-1、2-2、3-1、3-2、4-1、4-2),以书面和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子邮箱:szcdcjm@sina.com。
附表:1-1.2012年深圳市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应种儿童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
1-2. 2012年深圳市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应种儿童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
2-1.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应种儿童登记情况统计表(各级通用)
2-2.2012年深圳市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应种儿童登记情况统计表(各级通用)
3-1.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接种情况统计表(各级通用)
3-2.2012年深圳市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情况统计表(各级通用)
4-1.2012年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免疫接种状况快速调查汇总表
4-2.2012年深圳市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状况快速调查汇总表
附表1-1
2012年深圳市脊灰疫苗应急免疫应种儿童摸底登记与接种记录
市
县(市、区)
乡(街道)
村(居委会)
登记员:
接种员:
年
月
日
编号
| 姓名
| 出生
日期
| 现住址
| 免疫史
| 补种
日期
| 未接种
原因
|
次数
| 最后一次接种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