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局等单位《长沙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

  2、土地生态保护与整治。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实施土地整理、修筑梯田、改良土壤等综合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消灭钉螺。
  3、田间渠系涝渍改良工程。重点在宁乡县的血吸虫病疫区,对有螺沟渠纵横交错、药物灭螺难以奏效的地域,结合实施田间渠系涝渍改良工程,进行环境改造,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
  (五)交通血防
  做好血防哨卡船民化疗、宣传教育,督促船民做好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六)教育血防
  在疫区中小学校安排血防知识教育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设施,对全市各疫区中小学生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教育,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
  (七)卫生血防
  1、查治病人。针对不同流行程度采取分层防治策略,根据防治技术方案,强化血吸虫病疫区易感人群的查治措施。采取人群血清学、粪便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病人,对易感人群、血清学检查和粪检阳性人群,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或抗血吸虫病治疗。加强渔船民等水上流动人员查治工作,实施卫生部门的人群查治与畜牧兽医水产部门的家畜查治工作相结合,做到人、畜同步查治。加强对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救治工作。
  2、查、灭钉螺。加大查螺力度,及早发现新出现的钉螺孳生地,及时确定易感地带。对严重危害人畜的易感地带和感染性螺点,及时采用药物灭螺(蚴)、有螺环境改造等措施,控制钉螺扩散和人畜感染。
  3、健康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配合教育部门安排中小学血防知识教育课程,落实教学计划和教材。开展其他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疫区居民和学生普遍知晓血防知识,引导和帮助居民建立有利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4、人员培训。加强疫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各级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干部对传染源控制等综合措施的认识;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血防知识水平,促使中小学教师落实中小学生的血防教育;加强区、县血防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防治行为,提高防治效果。
  5、疫情监测。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加强血吸虫病监测。利用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建立县、乡、村血防监测网络,及时了解掌握血吸虫病病人、病畜疫情动态、流动人口和渔船民分布状态、钉螺消长趋势、感染性钉螺分布状况、传染源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加强血吸虫病预警预测、疫情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