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二五”专利工作规划》的通知


  主要发展指标:到2015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专利申请量达到6万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5万件,有效专利达到7.5万件,拥有专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30%,企业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30%以上,有专利申请的企业10000家,专利管理人员规模超过10000人。

  三、任务与措施

  (一)实施产业升级专利引领工程

  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专利创造和运用,扩大专利规模,建立专利联盟,促进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有机结合,开展产业专利预警。到2015年,优势支柱产业专利拥有量全部超过1000件,培养1-2个专利超过10000件的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拥有量超过5000件,专利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1.支撑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产业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强技术创新,获取更多的专利权,建设专利驱动的密集产业集群。推进机电成套设备、汽车、管材加工等产业技术研发平台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一批专利权。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专利带动战略,加快产业专利布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到2015年,建设5个年专利申请超过2000件的产业知识产权高地,产业综合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围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利战略布局,明确技术主攻方向,实现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启动专利信息资源开发计划,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到2015年,在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核心专利,建设5个年专利申请1000件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推动产业专利联盟建设。实施产业专利联盟促进计划,鼓励和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发起建立专利联盟,围绕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取得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形成产业竞争合力,促进产业发展。到2015年,建立3-5个专利联盟,带动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4.推动专利和技术标准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促进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结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探索“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实现途径,占据产业高端。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一批具有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标准。

  5.开展产业专利分析预警。推动建立多层次专利预警体系,加强市级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专利保护。建立重大专利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解决机制,避免不良影响。支持和指导行业组织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加强产业专利发展动态监测与研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企业专利保护全球化意识。建立要事通报制度,指导企业规避专利风险。到2015年,我市重点产业专利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基本建立,防范和促进效果显现。

  (二)实施专利创造千企万家工程

  以提高全市专利创造能力和水平为核心,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为重点,深入开展专利消零和专利创造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利创造,激发全社会发明创造,实现专利创造由注重获取权利向战略申请转变。到2015年,培育专利创造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1000家,拥有专利企业超过10000家,企业专利申请超过40000件,企业专利数量占全市总量的70%左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