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韶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突出抓好镇村环境整治。一是整治生活垃圾脏乱现象,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密闭式垃圾屋,做到无二次污染,无蚊蝇孳生地。二是整治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改变污水明排明放明积,实行生活污水排放暗管化,推广建设 “人工湿地”处理池、生物氧化池等,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三是整治农村畜禽污染,实行人畜分离,禽畜圈养,减少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污染水体。四是整治农村厕所卫生设施,推动无害化厕所建设。五是全面提高农村绿化美化水平,结合“绿道网”建设、“万村绿”项目,加大村镇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力度,建设公共绿地,拓展绿色空间。六是推广河道、池塘、溪流生态整治技术,修复镇村水系水景,形成亲水或湿地环境,增强山区生态特色。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镇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名镇名村与周边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文化学习、健身运动、娱乐休闲等公用设施配套和农村社区金融信贷、科技种养、就业培训、社保医保养老及财产保险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名镇、名村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四)着力打造整体风貌。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统筹设计和着力打造具有粤北特色的整体风格和形象。依托山水自然条件,因形就势,合理布局房、田、林、路等元素,提高意蕴品味和审美价值。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指导,大力宣传《岭南新农居--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设计图集》和《韶关新民居》,推行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新型农村住宅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粤北民居特色的宜居村庄。对经过名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以及镇村主要出入口,开展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五)充分挖掘和培育特色优势。要善于挖掘和整合本地独特优势资源,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亮点。拥有比较富集的古迹名人、民俗风情、古村落、老街区等资源,能较完整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地方特色、传统风貌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知名镇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风景秀美、环境良好,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镇村,要进一步增强自然休闲特色;产业基础良好、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镇村,要突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党建、民主管理、社会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造积累经验。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镇村,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增创优势,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发展规律的新路子。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