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文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确保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目标落实。

  (二)加大财政投入。

  加大市、区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落实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特别是街道文化馆(站)和社区图书馆(室)的人员编制,保证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专项经费。宣传文化基金逐步向社会文化组织和优秀艺术家开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落实中央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十二五”期间,市政府每年集中5亿元资金,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设立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市级专项资金形成配套,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发展。设立深圳创意设计奖,奖励贡献突出的设计企业、设计师及设计作品。加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改善投入机制,对具有创意的优秀人才和创作进行先期投入,建立符合文化艺术创作规律的青年人才和作品的评估资助体系。

  (三)落实文化发展经济政策。

  税收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行支持文化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按相关文件执行。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超过一定期限的,按规定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等文化产品应给予退税优惠政策。重点文化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应减免进口环节税。文化企业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按国家规定落实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金融政策。落实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有关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放,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金融机构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范围内给予文化企业一定的利率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为扩大文化出口提供资金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保险市场,有效分散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风险。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土地政策。文化建设用地要纳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积极推动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地,优先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文化创意企业用房优先纳入创新型产业用房规划。新建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符合法定划拨用地范围的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可全部或部分免交各项工程的二类费用。加强对文化建设用地开发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严格按合同规定实施,确保基层文化设施主要用于公益文化服务用途。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参与旧工业区、旧村、旧城区改造,建设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创意研发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更新。对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给予优惠地价支持。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实施人才强文战略,造就一批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每年从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安排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专项经费,重点培育一批文化专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积极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将高层次文化人才纳入我市人才政策重点扶持范畴,由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资助。完善重大文化项目招标和成果引入机制,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的项目合作,健全智力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建设文化人才信息库,建立人才宣传推广机制。注重发挥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才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定、培训提高、政府奖励资助等方面一视同仁,努力形成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五)健全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把握文化发展新情况,加强对艺术培训市场管理等文化市场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创新监管政策。加快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立法,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文化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文化系统机关干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宪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公民文化权益保障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六)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强化“扫黄打非”工作,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适应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构建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体系,采取高科技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一级执法体制,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市、区文化市场监管联动协调机制,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