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深圳报业集团:围绕建设“阳光报业、和谐报业、效益报业”目标,努力做大做强以《深圳特区报》为核心的各擅其长、全面繁荣的党报体系,进一步提升《深圳特区报》影响力,强化《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和《香港商报》的办报特色,创办《深圳地铁报》和《中国手机报》,实施“数字文化长城计划”,建设深圳报业集团全媒体运营中心,向跨地区、跨媒体方向发展,建立起多元化、立体化、国际化的大型传媒集团。

  深圳广电集团: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现代传媒集团的目标,做大做强以深圳卫视为代表的内容产业,组织策划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和影视精品,提高内容生产能力、集成能力、分销能力,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组建全国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打造全国广电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开通卫视国际频道,打造全国广电“走出去”先锋媒体。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全面落实全省新华书店业务重组改革,完成珠海书城、揭阳粤东书城建设,实现跨地区发展、规模化经营。建设宝安书城和龙岗书城。推出深圳书城在线服务平台、手机阅读平台,建设“火星城”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做强做大电子商务,为跨地域经营和文化“走出去”提供渠道保障。启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全媒体数字出版工程,占领数字出版产业高端。

  24.加快传统出版业发展。推进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内容出版业发展,丰富出版内容,提高出版质量,扩大深圳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支持海天出版社和报业集团出版社发展,引导出版单位创新选题策划,创新内容载体,提升内容质量和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完善期刊退出机制,整合出版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5.推进网络媒体新业态发展。依托我市主流媒体打造主流网络媒体,加大公益宣传投入,努力将深圳新闻网建成在境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新闻门户网站,加快推进深圳新闻网转企改制,争取尽快上市。加强新型网络应用平台建设,打造以视听互动为特色的中国时刻网,促进传统主流媒体借势网络媒体扩大影响力。支持开办社区及社会公益网站,建设基层网络平台。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扶持优秀商业网站和民间网站发展。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有深圳特色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和健康向上的网络动漫、游戏等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提升深圳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创办深圳新闻英文网站,鼓励深圳重点网站以互建链接、内容供应、技术合作等方式与国外知名网络媒体合作。积极推动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新闻出版业的生产、管理和传播方式,建设数字出版综合业务平台,提升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网络游戏、数字音乐和网络书刊等新兴网络出版形式的扶持。

  26.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广播电视与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积极探索三网融合技术标准,推动面向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基础网络设施、融合视频业务平台、数字内容集成运营平台和三网融合监控平台建设,建成以数字电视为中心、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构建面向全国的视频内容生产、加工基地和面向多平台、多终端、多运营商的内容集成播出分发网络,实现电视、电脑、手机的三屏融合,提供立体式网络视频服务。提升广电对三网融合内容的主导权,带动影视内容产业发展。试点期内,实现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突破300万,高清互动家庭(含IPTV)用户突破180万,内容视频节目库超过10万小时,数字内容产业年增速超过25%。

  (五)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深圳城市影响力。

  27.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充分利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地缘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和合作领域。配合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和我市对外经贸交流,积极参与我国在外举办的文化年、文化节活动,深化与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深圳文化周”打造成国际文化交流品牌,推动深圳优秀文艺团体及文化精品“走出去”,不断扩大深圳文化的影响力。围绕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积极引进世界优秀文化产品,办好外国文化周在深圳的展演活动,打造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多边艺术活动,探索举办中国(深圳)国际现代艺术节,营造国际化城市文化氛围。

  28.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落实深港、深澳文化合作协议,加强深港澳在演艺、展览、文学、舞蹈、戏剧、文博、人才培训、粤剧艺术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深港澳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探索合作举办“双城双年展”等品牌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资讯、演出票务、图书馆网上资源的互联共享。深化深港文化产业合作,推动两地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产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交流,促进深港文化融合。扩大对台文化交流领域,推动与台湾创意产业的合作。

  29.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利用文博会平台,积极推进深圳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发挥深圳境外经贸代表机构的作用,积极举办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国际间合作。鼓励深圳文化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支持文化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加强与国际文化企业集团的合作,发展对外文化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中华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支持深圳文艺团体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对本市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单位参加境外重大艺术节、动漫展、影视展、演艺展、游艺游戏设备展等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给予补助,扶持广播影视作品、出版物、动漫游戏、高端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建立“深圳市文化出口企业10强”发布制度,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出口规模大、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符合文化出口导向的骨干文化出口企业。

  30.推进深莞惠文化合作。联合打造“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实现三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深入挖掘“东江纵队”等现代革命历史题材和东江流域民俗文化资源,深化文艺创作方面的合作,加强三地原创文艺精品展演交流,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联合打造深莞惠文化活动品牌。实施广播电视资源联动,加强在移动电视内容、技术、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合作,开展新闻联合采访、节目互换,丰富三地电视荧屏。深化文化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文化创意园区基地。联合开发具有珠江口东岸区域特色和各自城市风格的文化旅游产品,共同打造“东江文化旅游走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