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用航空产业
推动陆家嘴管理总部、张江设计研发中心、祝桥总装制造中心、临港发动机总装试验中心、以及大飞机配套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建设成为民用航空产业集聚高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民用航空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重点围绕C919大型客机的设计集成、总装制造,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通过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着力突破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制及生产难题。加快推进祝桥、临港等航空配套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重点加强研发和配套能力建设,积极发展航空关键零部件、航空新材料、机械设备维修改装等产业。
3、新能源产业
推进南汇工业园区、张江、临港等能源产业基地建设,聚焦太阳能、核电、风电等领域,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关键设备、太阳能光热系统设备、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的研发和总装、大型海上风机和陆上风机关键设备研发与制造等,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产值。太阳能方面重点突破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装备研发制造;核电方面重点突破大锻件瓶颈,实现核电主泵、U形管等首台突破;风电方面重点推进3.6兆瓦风机研制工作和大型风机产业化。
同时,重点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废旧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以及高效节能装备和产品。充分发挥新材料产业对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支持促进作用。重点选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低污染、低能耗的项目和发展领域,主要发展包括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应用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新一代半导体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纤维和特种涂料等,在外高桥以巴斯夫为主体形成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优化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
支持高桥石化炼油装置改造优化和系统整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以改造和优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综合配套加工能力和盈利水平。进一步发挥石化总部经济效应,促进基于石化产业链的研发、采购、安全环保、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实现石化产业在浦东的调整转型。到“十二五”期末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500亿元左右。
同时,优化都市工业发展环境,加强都市型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促进与国家级、市级开发区互动发展。以信息化、高新技术化推动都市工业高新化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鼓励发展促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和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休闲健康、时尚消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开发生产等现代都市产业。适度发展就业带动力强、污染相对较少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工艺品及其他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等传统都市型工业行业。
五、“十二五”期间浦东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在重点聚焦“7+1”开发区的总体产业格局下,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集群发展、产城融合、空间拓展”的原则,调整优化存量,集中提升增量。
(一)总体布局
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浦东工业将进一步完善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的“V字型雁阵”结构布局,整个布局俯瞰图就像一群大雁排成V字型阵式在蓝天翱翔,V字的左翼从北向南由外高桥、金桥、张江及康桥工业区组成,V字的右翼从东向西由临港产业区、南汇工业区和康桥工业区(含国际医学园区)组成,康桥工业区为交汇点,V字开口朝东北方位向着太平洋大跨度展开。
(二)重点开发园区
1、外高桥地区(外高桥保税区及周边相关镇)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先进机械装备、微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发挥外高桥保税区产业优势,在集成电路、计算机、平板显示器、通讯和网络设备制造业基础上,积极引进物联网(含传感器、嵌入式芯片和系统集成)等新兴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聚焦于汽车系统总成、零部件研发、测试、制造及进口零配件的配送;先进机械装备业重点引进设备价值高、主要原料进口、生产加工过程增值高的跨国机械制造企业;海洋装备产业以大型央企为龙头重点发展船舶制造和海上工程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重点建设高桥新材料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