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品牌建设目标
市级、国家级名牌产品数量明显增长;注册商标总量超过6万件,上海著名商标达到200件左右,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5件。
(5)资源环境目标
2015年,工业开发小区单位土地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60亿元/平方公里;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降至0.057吨标准煤以下(“十二五”期间下降18%)。
四、“十二五”期间浦东工业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按照聚焦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大力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重大装备)产业,壮大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石化产业调整优化,进一步完善“三大三新一优化”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一)继续做优做大电子信息、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装备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
继续巩固集成电路装备和芯片生产、通讯和网络设备、光电子等基础产业优势地位,加快大唐上海产业园、金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ICT)等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产值达到3200亿元左右。聚焦核心电子器件和高端通用芯片等重大专项,以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为依托,以设计和制造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培育IC设计、IP供应等产业链高端企业,形成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半导体专用设备和配套材料等在内的国内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产业集群。依托金桥现代信息通信产业基地,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自主创新,以3G发展、三网融合为契机,重点发展3G系统设备、下一代广电网络(NGB)和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并带动相关设备和产品的产业化。
2、装备产业
着力提高“高端制造”和“极端制造”能力,依托临港重装备基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重点制造企业等建设,先进装备重点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产业和自动化设备等;海洋工程重点发展船舶制造(含大功率船用柴油发动机)、港口机械、深海系列半潜式钻井平台、10~30万吨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装置(FPSO)、大型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载装置(FPDSO)、特大型海上回转浮吊、浅海自升式钻井平台、海洋铺管设备、浮式起重设备等。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400亿元左右。
3、汽车产业
推进形成国际一流的汽车自主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零部件、高端汽车电子的研发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汽车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左右。进一步提升重点企业整车集成能力、系统性平台开发能力,形成系列自主品牌,稳步发展和提升汽车制造业。发挥金桥、临港等汽车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优势,支持企业加速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的研发和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制造。张江利用科技研发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南汇工业园区利用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新能源开发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超级电容器和锌空气燃料电池等。
(二)促进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和新能源加快发展
1、生物医药产业
积极促进张江研发优势与康桥、国际医学园区等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发挥,以及上药、复星等大型医药龙头企业在产业化中核心带头作用发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聚焦抗体类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微创/植入器械、诊断试剂、数字化诊断设备、生物科技农业以及CRO(合同外包)、CMO(委托生产服务)等领域发展,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等研发创新成果在国际医学园区实现产业化,推动新药项目在康桥、金桥、外高桥和老港实现产业化,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生物医药产值达到76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