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医院实行全部药品 (中药饮片除外)零差率销售,纳入全省药品招标采购管理,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监管,取消药品加成。
(二)推进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医院设立 “收入汇缴户”和“基本支出户”。根据前3年的收入、支出情况,考虑每年的增长因素,对医院取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财政部门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专户”对试点医院收支进行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投入长效机制。
(三)推进发展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履行公共卫生任务和紧急救治、支边、支农等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政策。县 (市)政府对所办医院履行出资责任,禁止县级医院举债建设。
四、配套改革
实行收支两条线是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为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必须同步推进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新型付费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综合配套改革,以全面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
(一)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参照 《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构成和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由机构编制部门合理确定编制数量,并作为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岗位、聘用人员的依据。
(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采取理事会等形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逐步建立以理事会为决策部门、以医院运营组织为执行部门,权责明确、有效制衡、运转有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医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科学设岗,竞聘上岗,定编定岗不定人,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用人,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
(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县 (市)政府对试点医院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对完成目标责任制的试点医院试行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办法比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 (吉政办明电 〔2011〕103号)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办法执行。确保改革后医务人员合理收入不低于改革前并逐年有所增加,以进一步调动全体医护人员改革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