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京政办发[2012]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一月四日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九阶段(2012年)工作方案

  按照“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工负责、综合治理”原则,在广大市民支持配合下,2004年至2011年本市开展了八个阶段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2011年,大力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交通拥堵加剧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10]42号),切实做好2012年缓解交通拥堵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以打造“交通惠民工程”为落脚点,继续实施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以轨道交通和道路微循环建设为重点,提升设施承载能力;以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为突破口,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为依托,全面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
  中心城交通指数控制在6.0以下,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4%,减少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确保首都交通安全顺畅。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完善路网功能。
  完成广渠路二期(四环路--五环路段)、京良路、京新高速(北清路至六环路段)和国道108一期改建工程建设,推进万寿路南延、西山隧道、京石二高速、国道110二期,以及梅市口西延等园博会周边道路建设。
  发挥区县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力度,根据各区微循环道路规划实现率建立微循环道路项目库。根据各区交通指数、常发拥堵路段分布、轨道交通及重点功能区建设等,明确各区微循环道路建设任务。城六区和通州、昌平、大兴区政府要对辖区内重点商务区、居住区、交通枢纽等区域进行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综合研究,实施一批疏堵改造工程,切实改善区域交通状况。继续实施优化平交路口、建设公交港湾及站台、增加过街设施、改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等疏堵工程项目。进一步完善开发商代建道路、场站情况基础台账,建立健全道路和场站清理移交工作机制,逐步完成代征代建道路和场站的清理移交工作。
  (二)增强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南段和9号线北段,力争10号线全线贯通。继续推进地铁7号线、14号线等线路建设。
  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地铁2、4、5、10号线增购运营车辆,更新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加装地铁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安全门,完成地铁5号线车辆段改造和供电系统扩容改造,提高地铁安全运营水平。
  提高地面公交吸引力。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在城市放射线、拥堵路段增加施划公交专用道30公里以上。梳理中心城干线、支线、袖珍公交线网,继续开通连接大型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的社区通勤快车以及服务重点地区和地铁站点衔接的“袖珍公交”线路,完成40条地面公交线路(含袖珍线路)开通调整工作。调整市郊公交线路,实现与地铁10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以及城区公交线路的有效衔接。确定公交场站建设规划,制定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公交场站标准化方案,推动公交场站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四惠、宋家庄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西红门、天宫院、立水桥、西二旗等5座公交场站建设,改造规范20座公交场站。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