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十一五”期间,72家省重点技术平台每年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和检验检测等专项技术服务达10万项(次)以上,累计受益企业达10万多家(次)。技术平台的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有效解决了单个企业难以完成的技术难题,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激情。“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90%,全省65%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
(二)促进了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平台通过提供产品研发、检测检验、新技术应用等,提升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向高端升级。吴江盛虹纺织品检测平台针对国外新的纺织品检测标准,帮助中小企业突破“绿色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丹阳眼镜技术平台每年有500多个镜架新款被中小企业采用,金融危机下的丹阳眼镜销售额仍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没有一家眼镜企业因金融危机而倒闭。吴江金鼎钢构技术平台引进和推广具有发明专利的排风高效过滤器,取代传统的低效过滤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金家坝净化设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使该产业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民用扩大到医疗和电子行业。
(三)加速了新兴产业发展。无锡光伏检测技术平台、昆山光电技术平台、泰州医药技术平台、宜兴和盐城环保技术平台等一批依托新兴产业的技术平台迅速崛起,对区域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集聚产生了积极影响。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等中小软件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相继建立了软件开发与测试、在线信息化应用、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动漫技术等技术平台,降低了中小软件企业开发成本,促进了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加速发展和集聚,苏南五市软件产业“十一五”年均增长超过50%。依托昆山清华科技园建立的江苏省中小企业国内技术转移平台直接推动了有机发光体(OLED)、超大吨位模锻液压机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平台还与昆山市工研院合作成立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吸引小核酸领域最领先的科研和开发力量集聚江苏,推动小核酸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四)增强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技术平台的建立,优化了产业集群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集群品牌,吸引了产业链上的相关优势企业进驻,增强了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扬州洗漱用品检测技术平台建立以来,已吸引两面针、高露洁等一批品牌企业进驻集群,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南通叠石桥家纺技术平台提供的家纺经营户花型版权登记和侵权投诉调解等服务,深受企业欢迎,入驻企业不断增多,叠石桥家纺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纺产品生产、销售基地。技术平台正在成为集群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推动着产业集群从以企业集聚为基础向以创新为基础转变。丹阳眼镜、吴江丝绸、扬州洗漱用品、叠石桥家纺、邳州板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之所以经久不衰,不断壮大,其共同点都有功能完善的技术平台作支撑。
(五)完善了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体系。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制定实施了《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推荐评审办法》、《2007-2010年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平台建设规划》,建立了重点技术平台季报制度。《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苏发[2009]89号)明确规定,省认定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免交营业税及有关附加税。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技术平台发展,“十一五”期间共有70多个技术平台项目得到扶持。苏州、无锡、常州等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都开展了市级技术平台认定工作,全省支持技术平台的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