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皖政办〔2011〕9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安徽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社会性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制订《安徽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一、防震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防震减灾事业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机制日臻完善。省、市、县人民政府均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或抗震救灾指挥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修订了《
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颁布了2个地震行业地方标准。全省防震减灾行政执法人员超过200人,在抗震设防监管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高。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安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具备对全省2.0级以上地震监控能力,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2分钟以内。准确判定了定远、肥东、安庆、桐城等多起地震震后趋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连续12年被评为先进。
--震灾预防建设有效开展。“十一五”期间,近3万项一般建设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要求核定,近700个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全省建成90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惠及3.8万农户。全省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建设稳步推进,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