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民合作组织提升工程。积极引导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积极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充分依托当地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鼓励引导农民组建农家乐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农民消费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和农地股份合作社分别达到1500家和500家以上,80%以上的镇街试行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积极推动农民创业就业。鼓励各村充分挖掘特色产业、传统工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创业就业载体建设,三年建设创业基地100个、扶持创业1万人,带动农民就业3万人。(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委农工委、市科委,各郊县)
5、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村庄综合整治,推进绿化新村建设,营造良好生活环境。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村内环卫设施布局,提高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标准,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配备专兼职环卫保洁员,强化“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坚持开展以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清淤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农村水体质量。加快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到2015年,确保新建农民居住集中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覆盖率达100%,50%的保留农民居住集中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积极开展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大力推广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努力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充分利用新型环保技术,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等绿色能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农委、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科委,各郊县)
6、村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继续完善公推直选选人用人方式,注重从优秀现任村干部、区县和镇街机关干部、党员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抓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坚持择优选聘,狠抓培养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大使用力度,严格管理监督,使之尽早成长成才。强化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双学双争”(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争当科学发展带头人、争当服务群众贴心人)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村干部培训工作,确保村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区县及区县以上的集中培训;拓宽培训渠道,2011年组织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台湾开展现代农业和乡村建设专题研修。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开展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履职情况报告评议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和监督。继续落实好“一定三有”政策,做好村干部报酬待遇、生活保障等工作。继续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镇街领导干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区县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录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更好地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各郊县)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