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五有五无”社区(村)活动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五有五无” 社区(村)活动的意见
(宁委办发〔2011〕63号 2011年8月30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南京建设,全面加强以社区(村)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实现和谐稳定争第一目标的决定》(宁委发〔2011〕3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委发〔2010〕4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在全市开展创建“五有五无”社区(村)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和谐稳定争第一”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主题,以提升平安社区(村)创建水平为主线,以“五有五无”为创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全面加强政法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五有五无”社区(村)活动,全面推动我市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南京建设,努力实现“和谐稳定争第一”的目标,确保达到“四个明显提升”。

  1、社区(村)组织体制机制完善规范,基层综治维稳能力明显提升。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社区(村)“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全面建立,积极推行“网格化”、“扁平化”等管理新模式,以社区(村)为基础平台的基层综治维稳体制机制更加科学、严密、高效。

  2、社区(村)管理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绩效明显提升。全面建立党委、政府与社会各方互联、互补、互动的社区(村)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和效果显著增强,加强群众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创新拓展,基层社区(村)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3、社区(村)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平安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政法综治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业务建设、保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类有效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统筹运用,平安南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特色品牌更加彰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