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向“教师楷模”徐其军同志学习的决定

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向“教师楷模”徐其军同志学习的决定
(宁委发〔2011〕45号 2011年9月1日)


  徐其军,男,1977年4月出生于六合区竹镇镇,1997年7月毕业于南京市师范学校,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南京竹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教师。徐其军同志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家乡,自愿到六合区最偏远、最贫穷、最艰苦的北部山村小学任教。长期勤奋艰苦的工作中,他患上了严重的肾衰竭并发尿毒症,但始终坚持奋战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徐其军同志是新时期我市涌现出的又一位先进典型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鞠躬尽瘁、大爱无言的职业理想,体现了普通公民热爱生活、勇于担当的赤子之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市委决定,授予徐其军同志“教师楷模”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及教育工作者向徐其军同志学习,为南京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带好头、转型升级上作示范贡献智慧和力量。

  向徐其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扎根基层、忠诚事业的优秀品格。徐其军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学在山村,志在改变山村的面貌。为了山村的孩子,他先后3次放弃继续深造、留城工作的机会,始终坚持留在条件差、师资缺的山村小学任教,为改变家乡落后的基础教育贡献力量。在泉水中心小学任教时,虽然离家二十多里,却总是最早到校、最后一个离开,还经常在家挑灯夜战继续批改作业、钻研教材。作为学校唯一的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他主动申请、勇挑重担,兼教语文、英语两门课程,工作量是全校教师中最重的。2002年9月,当被查出患有重病、生命最多只有四年时,他立下誓言:“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讲台上”,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以“三尺讲台做奉献、大爱无疆铸师魂”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基层共产党员的风采。

  向徐其军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积极进取、抗争生命的坚强意志。面对绝症,徐其军以贝多芬名言“扼住命运的咽喉”勉励自己、走出精神低谷,以更加紧迫的心情、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他忍着病痛坚持工作,克服用药导致听力、视力、记忆力下降、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病理反应,每天步行一个多小时,按时到校上好每一节课,从未落下一节课,从未离开过学生一天。为了不影响教学,他学会了自我血液透析,并且常常刚拔掉透析针管就笑脸走上讲台,“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延展生命的宽度!”他把宝贵时光、精品教学留在课堂、献给学生的同时,始终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感染、激励着学生,演绎生命的精彩。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