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川办发[2011]9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四川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妥善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础性工程。“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不断提高预防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应对法》)、《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09]7号,以下简称《决定》)等有关法律、文件编制。规划期为2011-2015年。

第一章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现有基础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大力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并在应对处置“5·12”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特大突发事件中积累了经验、健全了机制、锻炼了队伍,全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由省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省级部门应急预案构成的省级应急预案体系,各市(州)和县(市、区)全部制定了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应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大力推进应急预案进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和企事业单位,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通过组织演练,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省、市(州)和大部分县(市、区)政府组建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公安、卫生、安全监管、交通、气象、地震、民政等省直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其他相关省直部门明确了承担应急管理的业务单位。进一步强化了省级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火、公共卫生、公安消防等专业机构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加强军地协同,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应急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建立了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公安消防、矿山救护、森林草原防火、水上搜救、医疗卫生、污染防治、公路抢险和道路运输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得到改善,培训演练不断强化,基本实现了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应急专家队伍在参与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处置指挥、善后工作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决策咨询作用。
  ---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强。进一步强化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装备、通信器材和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储备,加强动态管理,及时补充更新。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和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快速调运和紧急配送机制,提高了综合保障能力。
  ---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完善。重点污染源环境监测与预警、水情信息采集与洪水预报、森林火险因子采集与火灾预测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与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地震灾情监测与快速评估、安全生产事故综合监测预警、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预警、公路信息发布与灾害预警等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已覆盖到乡镇,村级动物疫情报告基本做到了全覆盖,监测预警水平得到提高。部分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组配备了灾害和突发事件专(兼)职信息员,初步建立了专群结合的监测网络。加强地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预警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政府组织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综合研判和发布机制初步形成。
  ---宣教培训和法制建设深入推进。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环境安全、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等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薄弱环节


  ---在体制机制建设上,部分市(州)、县(市、区)应急管理力量整合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交通通信等装备不能较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个别县(市、区)没有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落实办事人员,难以充分发挥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质量有待提高,值守应急工作尚需加强;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中衔接还不够紧密,风险隐患排查整改、社会参与激励、跨区域部门整体联动等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