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规模: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云灾备产业,奠定物联网运行数据稳定性的基础。加强海量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研究,加快建设灾备中心,积极拓展异地灾备和为异地提供灾备服务,推进云灾备技术和服务产业发展。
灾备中心建设:按照相关标准,统一规划和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津市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中心。加强与国内省市区合作,实现重要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异地容灾备份,积极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异地灾备服务。
灾备解决方案:建设云灾备中心,加快构建云灾备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和引进知名厂商,突破云灾备核心技术,提供科学的云灾备解决方案。
2.积极推进“三云”应用。
面向政府、行业和社会公共领域,分期分批建设十大公共云和十大行业云平台工程,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在示范先行的基础上推动应用的工程化,带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由点到面、覆盖全市、辐射全国,培育形成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政府云、行业云、公共云“三云”应用体系。
(1)政府云。
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形成涵盖党、政、人大、政协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政府云。积极推动电子政务机制体制创新,以物理集中为切入口,加快虚拟数据大集中进程,推动两级政府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信息资源、计算存储资源的整合,逐步构建起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推动政府云应用的快速发展。
(2)公共云。
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云计算、3G、3S等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具备感知、处理和反应能力,具有示范、融合和覆盖效应的“十大公共云”平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安全云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3G等核心技术为支撑,搭建市级公共安全监控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技术防范网络体系,对电梯、桥梁等公用设施和水、燃气、供热等公用事业管网进行实时、全程监测,构建公共安全预防、预报、联动处置体系,实现一个平台、多级使用、设施共用、资源共享、安全保障的目标。
--生产安全云平台。以“金安工程”为基本框架,建设物联网与应用系统、GIS系统、基于GIS系统的数据服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保障平台,提高安全生产预防分析能力、现场处置效率,改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对本市4000余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000余家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生产、运输、存储等各环节的及时有效监管,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云平台。利用RFID、移动传感等技术,构建食品安全监控平台,加强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猪肉、牛奶等农产品及酒类等生活用品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数据监控,开展事前分析、监控,事后追溯、取证,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