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天津市政府残工委拟定的天津市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总体方案的通知


  8.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精神,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广泛开展自强活动,培育、发现自强典型,继续在全市开展十佳自强模范、十佳爱心助残大使“双十佳”评选活动;表彰残疾人先进个人和残疾人工作、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残联等。)

  (十三)科技、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任务:

  --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及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残疾人事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布局,改善条件,增强服务能力。

  政策措施:

  1.建设全市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为残疾人享有社会保障和服务提供身份认证和基础信息,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数据。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国统一的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建设,实现与本市残疾人服务网全面对接,开展个性化、多形式的网上便民、惠民服务。继续加强市残联和区县残联网站资源和无障碍建设,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和完善残联系统信息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市残联信息中心建设、各级残疾人组织信息工作者队伍建设和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残疾人工作信息化水平。

  2.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和本市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支持、推动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研究和科技应用。切实做好“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研究成果与本市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衔接工作。继续实施“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等研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研究残疾鉴定、康复、特殊教育、职业技能鉴定、辅助器具等领域的方法和技术。培育一批以科技为先导的为残疾人服务的产业品牌和企业。

  3.加强对全市残疾人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福利、托养、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等专业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使残疾人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增强。进一步完善各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改扩建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市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新建市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市和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设施要达到无障碍标准等各项规范要求。

  (责任单位: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建设交通委、市残联等。)

  (十四)统计、监测和政策研究。

  主要任务:

  --加强统计和监测,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基础数据,及时跟踪残疾人事业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和服务标准。

  政策措施:

  1.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统计指标,认真执行国家统计数据标准。加强基层业务台账工作,推行统计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应用。开展残疾人事业统计季报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各类统计数据资源的综合分析,发布残疾人事业年度统计公报。推进残疾人事业相关统计指标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2.做好残疾人状况与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监测工作,稳定工作队伍,落实保障条件,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分析利用。按照国家要求,做好我市第三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筹备工作,推进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和指导,充分发挥市社会科学院和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学术优势,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立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专家指导组,由专业人士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重点开展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护、残疾人服务业、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服务机构运行管理、服务质量标准与监管、无障碍等方面政策研究,对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残联。)

  (十五)社会环境和残疾人慈善事业。

  主要任务:

  --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发挥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作用,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有效机制。

  政策措施:

  1.宣传、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支持残疾人事业。新闻媒体要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扶残助残优惠政策措施、社会各界的助残善举和残疾人的自强精神,加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继续办好《共享阳光》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和《我们同行》电视手语节目,各区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继续办好残疾人专题节目或特别节目。继续推进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加配字幕。积极组织本市各新闻媒体参加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作品评选,参与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活动,努力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继续开展“助明、助聪、助困、助学、助行”行动、“送温暖献真情共建和谐新天津”、“健残共建”、“手拉手红领巾助残”等活动。

  2.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兴办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发展残疾人服务业。改进和完善对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资助办法,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采取竞争性投标,确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残疾人服务业规划和行业管理。

  3.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要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推动建立专项助残资金,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实施好“集善工程”、“长江新里程计划”等残疾人慈善品牌项目。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残疾人慈善项目,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增强慈善意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