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1〕10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为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到2020年的目标,进一步安排“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联合协作、务实进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全民科学素质目标,为“十二五”开局和实现2020年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设创新型山西、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10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9%,高于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但距离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力促进了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普设施不断发展,科普资源逐步丰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建设创新型山西的要求。面向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工作亟待强化,科学基础教育与大众传媒科技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普事业投入不足,科普产业培育和发展不够,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迫切需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方针和目标
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面向基层、关注民生,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目标:
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5%,接近或达到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突出工作主题,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宣传普及低碳生活、创新创造、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