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推进。积极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深入推进,全市28个中心镇开展省、市级中心镇培育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置换工作,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实现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节约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农村人口集聚等综合性效益。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已达89万亩,流转率达到47.3%。积极开展异地集中开发物业,扶持弱村异地建购物业,推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流转,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新路子,全市组建20家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公司、9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村镇银行。
(二)“十二五”时期绍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
未来五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必将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绍兴也将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动力,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鲜明特征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
城乡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全市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农业现化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经济加快向集约型、低碳型、循环型、服务型发展转变。
城乡人口分布加快集聚。未来五年,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乡空间格局将不断优化,人口集聚势头明显增强,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区域中心城市、县域城市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将成为绍兴新一轮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将呈现出以城市集群带动产业集群,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带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趋势。
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和“三农”倾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人民群众 “老有养”、“病有医”、“学有教”、“困有助”等需求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满足,保障水平将不断提高,全市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城乡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建设生态文明,解决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利益诉求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已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十二五”期间,绍兴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显得更为重要。
“十二五”时期,是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城市龙头引领作用不强,城乡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粗放,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农村发展要素保障依然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步伐滞后,基层组织与民主建设有待加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仍然突出等。所有这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积极应对。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绍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收入持续增加,民生全面提升,环境加快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率先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绍兴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三化”同步,统筹发展。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编制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加快形成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幸福生活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发展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物质生活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保障城乡人民平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集成创新,联动推进。按照“城乡统筹、创新驱动”的理念和“整体设计,系统集成”的方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坚持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制,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重点突破,系统建设。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绍兴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试点示范、组织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市场运作机制,激励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开发多种资源,集聚资金人才,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后劲。
(四)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二五”时期,绍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努力建成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到2015年,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日益健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社会和谐一体化新格局。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3%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7万元和2.2万元,分别年均增长9.5%和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2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