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省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的指导思想,这为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将进入以实现安全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到2015年,全省经济总量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5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将有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从当前我省与中等发达国家安全生产水平的比较来看,差距还相当大,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面临巨大的挑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变安全生产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安全生产保障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对安全生产提出新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推动下,省内建筑、能源与原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交通运输量成倍增加,同时“7+3”产业发展也会给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安全发展任重道远。
  ---公众安全健康权益需求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增大,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安全监管效能、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强职业安全监管、有效改善作业环境,确保全民职业安全健康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现阶段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省安全生产水平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管理体制、公众安全意识、自然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煤矿、道路交通、建筑等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量依然突出,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全省安全生产还面临诸多压力。
  ---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忽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能力差、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企业仍然大量存在。一些老工业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煤炭等行业集约型增长能力、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企业“小散乱差”的状况依然存在。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管理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的需要。道路规划和安全保障条件不适应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安全需要。全民安全意识不强,全社会安全文化环境有待提升。
  ---一些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造成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持续旺盛,在巨大利益面前,部分企业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进行非法生产、建设和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仍较淡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觉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交通运输企业超速、超限、超负荷运转等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现象屡禁不止,责任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亟待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装备不足,手段落后,执法效能低,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任务。
  ---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应急救援决策指挥的科学性、高效性还缺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区域联动、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机制还未完全实现,部分地方在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等方面还缺少与其安全生产风险相适应的建设内容。
  ---区域安全生产水平失衡。受区域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政府财政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安全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震后次生灾害造成一定时期的安全隐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部分矿山、电站大坝和桥梁、隧道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所在区域次生灾害带来的安全隐患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安全生产难度有所增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安”,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构建全民安全教育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切实把安全生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增强“三大能力”,完善“四大体系”,努力确保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全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性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安全科学,协调发展。以为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为根本目标,科学分析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安全风险,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区域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系统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追究和处罚力度,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监察责任的分类落实。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