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11年海口市三亚市及东部市县农民增收计划的通知
(琼府办〔2011〕123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六市县2011年农民增收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和参阅借鉴。
二○一一年七月八日
2011年海口市农民增收计划
一、主要目标
2011年计划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14元,同比增加741元,增长12%。其中:工资性收入1625元,同比增长19%;家庭经营纯收入4102元,同比增长10%;财产性收入618元,同比增长12%;转移性收入569元,同比增长6%。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1.大力发展瓜菜生产。组织申报并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冬季瓜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集合土地整理项目,高标准建设冬季瓜菜生产基地20万亩。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新增瓜菜设施大棚500亩。加快建设瓜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工厂),建设瓜菜良种繁育、区域试验、集中育苗基地1000亩,年育苗1500万株以上,瓜菜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为农民节支增收450万元以上。力争今年瓜菜种植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7%;产量预计达50万吨,同比增长6%。
2.大力发展畜牧业。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等项目,提高建设标准、加强项目监管,重点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与省农业厅共建和牛推广示范点等畜牧类项目8个以上。带动500户以上农民养殖致富。力争出栏生猪154.36万头,禽类出栏 1485.5万只,牛出栏2.53万头, 同比分别增长8%、10%和8%。
3.大力发展热带水果。提高热带水果标准化管理水平,建设20个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进一步改善羊山地区的生产条件,打响羊山富硒水果品牌。大力推广喷滴灌设施技术,新增3500亩设施水果农业基地。力争今年水果种植面积达28.2万亩,产量预计达27万吨、同比增长10.8%。
4.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继续实施惠渔政策,实施低产罗非鱼和对虾池塘改造工程,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抓好种苗生产,积极推广大面积罗非鱼养殖、对虾冬季温棚养殖、江蓠生态养殖和海洋底播贝类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桂林洋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新增水产品出口备案基地5个,面积1800亩。力争今年水产品产量达4.6万吨。
5.大力发展热作生产。做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工作,争取补贴面积3000亩。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改良橡胶品种,提高胶农割胶水平。开展热作标准示范园创建,稳定发展橡胶等热作产业,今年热作计划种植面积达26万亩,预计产量达1.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和12.6%。
6.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继续做大花卉产业,扩大文心兰热带花卉种植基地的规模和示范效应,力争完成1000亩文心兰大棚和保鲜库项目建设并投产。加快推进1000亩海南花卉大观园花卉交易市场建设,继续扩大海南鲜切叶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7.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继续推进现代生态循环(低碳)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沿海榆东线和海文高速公路沿线,继续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猪-沼-果(菜)的生态循环农业,扩建6个生态循环示范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2处、“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300个、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20个,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500亩,完善乡村沼气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继续推进造林绿化,完善东山、大致坡三个林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抓好特色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全年计划营造林1.5万亩。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8.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农产品加工和交易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桂林洋国家级加工园区项目,支持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4家龙头加工企业项目建设和深加工技术改扩建,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带动农户产业化经营。力争增加农民就业6000-7000人。
9.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海口东、中、西三大区域休闲农业为基础,加快构建西部火山文化与城郊休闲农业产业带、中南部红色体验与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东部滨海原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带,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18家(其中渔业3家),从业人员数量将达8000人,全市休闲农业总收入达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