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发展循环经济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广运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和提高资源化程度。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废弃物产生量较大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做大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点支持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在发展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培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循环产业链。抓好嘉善县陶庄镇废旧金属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

第五节 保障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本规划,切实做到工作到位、保障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嘉兴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在执行规划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分解落实相关责任,加大扶工力度和服务力度。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的行动方案,确保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任务。建立规划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阶段工作目标,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方针、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把实现规划目标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保障措施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本规划落实到位。一是强化规划与政策的衔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创新财政体制,整合政策资源,解决关键问题。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大与沪杭等周边城市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对接力度。二是强化规划与项目的衔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工业发展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及有关方面,谋划并落实更多更好的工业项目。各级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资源,以本规划为框架要求予以安排,特别是支持上重大工业项目。三是强化规划与部门工作的衔接。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制订本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对规划落实情况及时分析评估和监督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
  三、优化企业服务
  以实施本规划为契机,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将工业经济管理重点放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上来。把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中心环节,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和长效服务机制。扎实推进政府效能革命,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做好发展战略研究、行业运行分析、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等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化改革取向,加强工业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使之更好地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附件:1.嘉兴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平台建设发展目标
  2.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的现代产业集群表
  3.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名单
  4.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汇总表

  附件1:
  嘉兴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平台建设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85%以上。争取新创1~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

具体目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

市镇工业园区(区域性产业集聚区)

合  计

2015年累计  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40

150

160

350

2015年累计  入驻企业
  (家)

1600

8000

11000

20600

2015年累计  基础设施投资
  (亿元)

150

450

250

850

2015年累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00

3000

3200

7000

2015年

工业产值
  (亿元)

600

4800

5500

10900


  备注:区域性产业集聚区是指介于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与市镇工业园区之间的区域性重大经济发展平台。

  附件2:
  嘉兴市“十二五”时期
  重点培育的现代产业集群表

序号

集群名称

销售规模

目标(亿元)

牵头单位

1

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600

嘉兴港区管委会

2

嘉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500

嘉善县政府

3

桐乡濮院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

470

桐乡市政府

秀洲区政府

4

海宁太阳能产业集群

450

海宁市政府

5

桐乡洲泉化纤产业集群

450

桐乡市政府

6

海宁经编产业集群

380

海宁市政府

7

南湖汽配机电产业集群

350

南湖区政府

8

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

300

平湖市政府

9

嘉善木业家具产业集群

300

嘉善县政府

10

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

280

海宁市政府

11

平湖服装产业集群

260

平湖市政府

12

海宁家纺产业集群

260

海宁市政府

13

秀洲新能源产业集群

200

秀洲区政府

14

嘉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0

嘉善县政府

15

海盐核电关联产业集群

180

海盐县政府

16

海宁包装产业集群

180

海宁市政府

17

桐乡崇福皮草产业集群

160

桐乡市政府

18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150

嘉兴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19

嘉善纽扣产业集群

150

嘉善县政府

20

海盐机械标准件产业集群

130

海盐县政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