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循环经济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广运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和提高资源化程度。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废弃物产生量较大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做大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点支持废旧金属、废塑料、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在发展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培育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循环产业链。抓好嘉善县陶庄镇废旧金属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建设。
第五节 保障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本规划,切实做到工作到位、保障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嘉兴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在执行规划中,政府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分解落实相关责任,加大扶工力度和服务力度。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规划的行动方案,确保实现“十二五”工业发展任务。建立规划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阶段工作目标,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方针、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宣传,积极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把实现规划目标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保障措施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本规划落实到位。一是强化规划与政策的衔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形成政策支持体系。创新财政体制,整合政策资源,解决关键问题。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大与沪杭等周边城市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对接力度。二是强化规划与项目的衔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工业发展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及有关方面,谋划并落实更多更好的工业项目。各级政府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资源,以本规划为框架要求予以安排,特别是支持上重大工业项目。三是强化规划与部门工作的衔接。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制订本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对规划落实情况及时分析评估和监督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
三、优化企业服务
以实施本规划为契机,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将工业经济管理重点放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上来。把为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中心环节,持续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和长效服务机制。扎实推进政府效能革命,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做好发展战略研究、行业运行分析、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等管理工作。按照市场化改革取向,加强工业行业协会建设,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使之更好地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附件:1.嘉兴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平台建设发展目标
2.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的现代产业集群表
3.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名单
4.嘉兴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汇总表
附件1:
嘉兴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平台建设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 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的85%以上。争取新创1~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
|
具体目标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 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
| 市镇工业园区(区域性产业集聚区)
| 合 计
|
2015年累计 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 40
| 150
| 160
| 350
|
2015年累计 入驻企业
(家)
| 1600
| 8000
| 11000
| 20600
|
2015年累计 基础设施投资
(亿元)
| 150
| 450
| 250
| 850
|
2015年累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800
| 3000
| 3200
| 7000
|
2015年
工业产值
(亿元)
| 600
| 4800
| 5500
| 10900
|
备注:区域性产业集聚区是指介于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与市镇工业园区之间的区域性重大经济发展平台。
附件2:
嘉兴市“十二五”时期
重点培育的现代产业集群表
序号
| 集群名称
| 销售规模
目标(亿元)
| 牵头单位
|
1
| 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 600
| 嘉兴港区管委会
|
2
| 嘉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 500
| 嘉善县政府
|
3
| 桐乡濮院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
| 470
| 桐乡市政府
秀洲区政府
|
4
| 海宁太阳能产业集群
| 450
| 海宁市政府
|
5
| 桐乡洲泉化纤产业集群
| 450
| 桐乡市政府
|
6
| 海宁经编产业集群
| 380
| 海宁市政府
|
7
| 南湖汽配机电产业集群
| 350
| 南湖区政府
|
8
| 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
| 300
| 平湖市政府
|
9
| 嘉善木业家具产业集群
| 300
| 嘉善县政府
|
10
| 海宁皮革制品产业集群
| 280
| 海宁市政府
|
11
| 平湖服装产业集群
| 260
| 平湖市政府
|
12
| 海宁家纺产业集群
| 260
| 海宁市政府
|
13
| 秀洲新能源产业集群
| 200
| 秀洲区政府
|
14
| 嘉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200
| 嘉善县政府
|
15
| 海盐核电关联产业集群
| 180
| 海盐县政府
|
16
| 海宁包装产业集群
| 180
| 海宁市政府
|
17
| 桐乡崇福皮草产业集群
| 160
| 桐乡市政府
|
18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 150
| 嘉兴经济技术
开发区管委会
|
19
| 嘉善纽扣产业集群
| 150
| 嘉善县政府
|
20
| 海盐机械标准件产业集群
| 130
| 海盐县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