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其育种记录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种猪,有选种、选配、分娩、生长发育、系谱等育种记录和核心群种猪后裔测定记录;
(二)种牛,有选种、选配、产犊、生长发育、系谱等记录,奶牛还应有泌乳记录;
(三)种羊,有选种、选配、分娩、生长发育、系谱等记录,奶羊还应有泌乳记录;
(四)种禽,有开产日龄、产蛋数、受精率、孵化率等记录。
育种记录应当按年装订成册,并保存2年。
第十条 申请取得下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原种(纯系)畜禽的;
(二)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原种(纯系)畜禽的;
(三)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种畜禽的;
(四)大型企业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
(五)进行胚胎移植的;
(六)经营家畜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的。
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申请,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决定;对前款第(一)项、第(五)项申请,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报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审核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决定。
第十一条 申请取得下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原种(纯系)畜禽的;
(二)中型、小型企业生产经营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种畜禽的;
(三)中型、小型企业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
(四)进行种禽孵化、种畜配种、人工授精配种的。
县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决定。
第十二条 申请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同时提交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的能够证明其所具备条件的资料。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工作中的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类型由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第十三条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对准予许可的,应当自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未予许可的,应当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