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服务流程
来电分发:按照属地化处理原则,将市民来电分发到各县(市、区)的呼叫平台,并分由服务座席接听。
获取信息:从交换机中获取电话号码,并从数据库中调出相应服务记录。
信息处理:接线人员记录求助信息,直接答复(信息咨询类),或者选择服务企业进行对接,处理、答复过程进行录音。
需求对接:接线人员将市民需求信息告知服务企业。
服务提供:服务企业与市民取得联系,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
用户回访:对服务结果进行适时回访,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整个回访过程进行录音。
统计分析:根据网络中心的运行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报表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支持方式
(一)家政服务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筹办建设费用原则上运行后争取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予以补助,日常运行费用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扶持。市贸粮、工商、税务、电信等部门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
(二)家政服务培训
按照国家培训大纲在指定机构完成培训并安排就业的家政服务员,经省、市商务、财政、工会、劳动部门验收合格后,上报省财政,按有关规定对培训机构给予补助。
四、组织机构及部门分工
为加强对全市“家政服务工程”的组织领导,建立衢州市“家政服务工程”协调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市贸粮局、财政局、总工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柯城区、衢江区政府,市农办、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劳局、建设局、交通局、卫生局、综合执法局、工商局、团市委、妇联、电信公司等为成员单位(见附件1)。各部门具体分工如下:
市贸粮局:负责市“家政服务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制定全市“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家政服务业务指导和综合协调,会同财政、工会部门确定家政服务定点培训机构名单,督促检查“家政服务工程”工作进度。
市财政局:负责“家政服务工程”财政补贴资金的筹措、拨付、清算及监督管理。
市总工会:根据不具有自主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到指定的工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督促企业安排就业。
柯城区、衢江区政府:负责组织各街道社区收集本辖区内各类家政服务企业的基本情况,协助组织动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参加家政服务培训。
市民政局:负责组织社区支持和参与“家政服务工程”建设,及时向市“家政服务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以及“网络中心”反馈市民需求信息,积极在市区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并加强对涉及家政服务的中介及社团机构的管理,规范其经营服务行为。
市人劳局:负责协助市总工会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市工商局:负责组织调查市本级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加强对家政服务企业监管,及时处理家政服务过程中的消费者投诉。
市电信公司:负责组建衢州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有限公司,做好网络中心的日常维护管理、网络技术支撑,收集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名单,建立加盟与淘汰机制,支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共享信息资源,做好网络中心的日常维护管理。
市农办、团市委、市妇联:负责利用各自优势,组织开展农民工、创业青年、妇女和志愿者的培训,并及时将每次培训的计划、内容、人员基本情况和就业去向,以及志愿者服务内容报送协调小组办公室。
其它成员单位: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所涉及的服务内容相关信息的咨询和更新,加强对行业的监管,配合网络中心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制订方案阶段(2010年3月20-4月20日)。由市贸粮局会同财政、工会等部门对家政服务业、家政培训机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订本市“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任务分工、配套政策、网络中心建设进度、培训计划及规模作出具体安排。
(二)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4月20日-5月20日)。市“家政服务工程”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调查收集市本级家政培训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并由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分门别类录入数据库,作为备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