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稳定和扩大就业。紧紧围绕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总体目标,按照“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促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努力优化创业环境,切实改进创业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就业工作新局面。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促进9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35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输转城乡劳动力150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75万人以上,创劳务经济收入110亿元。

  (二)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初步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高技能人才为龙头,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培养机制为重点,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十二五”期间,累计组织各类培训20万人次,其中每年就业再就业培训3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5万人以上,创业培训3000人以上;到2015年,我市技术工人总数达到1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持证人数达到13万人。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便于城乡居民参加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基础工作规范化,并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到“十二五”末,城镇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45万人、79万人、59万人、50万人、50万人。

  (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灾民救助、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重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各项优惠政策、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就业、司法等救助相配套,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各类优惠政策全面整合、相互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管理规范化、组织网络化,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五)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进一步深入推动三方协调机制工作创新发展,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合力优势。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积极探索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和仲裁队伍、仲裁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五、主要任务

  (一)落实各项政策,积极促进就业

  --努力促进就业增加,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基本满足城乡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需求。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将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强化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进一步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积极促进人力资源流动,完善政府对劳动就业的管理手段和相应的法律规章,进一步深化改革劳动人事和户籍管理制度,调整和协调有关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积极就业政策和促进创业体系,实现就业普惠、创业争先目标;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均等化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就业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