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中,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就业空间不断扩展。
--兰州新区建设和《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也将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就业压力较大。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着稳定企业就业、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安置大学生就业的新问题,全市就业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双重任务并重的新形势。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各类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较大,特别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悬殊。支撑能力仍然较弱,统筹城乡、人人享有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弱,基础设施差,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滞后。
--劳动关系中的矛盾仍然突出。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革过程中,劳动关系更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协调好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劳动权益受侵害问题仍然突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仍然严重;劳动争议案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劳动争议种类增多,处理难度加大。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355”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坚持民生为本、改善民生为主线,服从和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基础基层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扩大就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各利益群体关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重点突出,促进协调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矛盾,突破发展难点,全面协调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法制、统计规划、信息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
--坚持工作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机制。在工作目标的确定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作重心的把握上,注意在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工作方式上,由解决遗留问题和紧迫问题,转变为更加注重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能够朝着既定的长远目标稳步协调推进。
四、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就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