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

  积极开展各类劳动者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层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相互促进。重点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力度,根据劳动力输入地域的市场需求,进行有目的的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各类人员16.8万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失业人员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0%以上。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对兰州市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健全

  在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处理政策逐步完善,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劳动关系调整新机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1%以上。全面推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特殊工时工作制,严格执行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和职工休息休假制度。

  (六)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取得成效

  “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执法检查,采取日常巡查、投诉举报专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7744户(次);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2137件,查处案件2121件,结案率达99.25%;追回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3241.9万元;追回押金40.42万元;清退童工83名;取缔非法职介机构39个,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建设能力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151件,按期结案率达91 %以上,通过调解方式处理的案件占50%以上。审查、鉴证各类企业劳动合同44915人(次),鉴证企业户数35476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兰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挂牌的各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处理工作继续得到加强。

  (七)劳动保障基础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向下延伸到乡镇、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起步,到“十一五” 期末,劳动保障所(站)达到390个。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兰州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已建成,“金保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电话,开展了劳动保障中欧合作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未来5-10年国家在西部地区,特别是社会事业的扶持力度将持续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甘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备忘录》的签订,将为我省、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等有利条件,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以及西部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区域。

  --“十二五”时期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大发展、大提升的政策机遇期。伴随国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日益重视,中央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体系,拓宽覆盖面,提高保障层次,使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得到更多实惠。

  --全省经济水平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为拉动就业持续增长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