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1〕200号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兰州市“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兰州市“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进一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有关就业、社会保障的方针政策,按照突出重点、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就业总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统筹城镇新生劳动力、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共安置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615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423人。完成了新增就业人员达到20万人的目标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 %以内,五年分别为3.3%、3.2%、2.8%、3.09%、3.12%,完成了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任务。
--劳务输转工作稳步推进。积极组织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2006年至2007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17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30.78万人次,创劳务经济收入16.82亿元,建成劳务基地122个;2008年至2010年输转劳动力90.34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1.22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62.77亿元,新建劳务基地165个。
--小额贷款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累计为645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贷款2.77亿元,为141户小企业发放贷款2.017亿元。共带动约2.038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累计落实担保基金1.048亿元。.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达32.4 万人,较“十五”末增长15.8%;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年人均养老金14060元,较“十五”末增长88.7%;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先后出台了《兰州市村干部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市委办发〔2008〕133号)、《兰州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兰政办发〔2009〕120号)和《兰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行办法》(兰政办发〔2009〕250号)。截止2010年底,全市801个村的2488名村干部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4万人。榆中县作为国家和甘肃省新型农民社会保险首批试点县,已参保24.64万人,参保率达到97.2%,5万多人领取了基本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