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4、老年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创办老年大学13所,常年在校学员3000多名,累计学员人数达4.5万人。创建老年活动中心(站、室)186个,参加活动的老年人8万余人。全市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居)四级老年教育网络,老年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各种形式的老年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开展,较好地活跃和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5、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成立了“大同市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在8个县区成立起相应组织,并在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设立了老年人才服务部,为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搭建起平台。全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和以不同形式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老年人达18万余人,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特殊性、老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缺乏积极应对的意识,解决老龄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不强。
  2、老年社会保障领域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非正常就业及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老年居民缺少稳定可靠的养老金收入保障。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尚未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老龄化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网点及服务形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市场运行机制发育滞后,城乡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贫困老人等养老问题还比较突出。
  4、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健全。一些地方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业务经费短缺,工作机构尚未理顺,人员配备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老龄工作的开展,亟待改善解决。
  (三)“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50万大关。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工业新型化、农村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相伴随;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相交织。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与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和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