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南京市公交行业资源整合方案
根据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的纪要精神,按照《南京市公交改革和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城市公共交通的体制改革。凸显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强化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主导地位,围绕保障公益、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的目标,调整市场经营格局,推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立,强化政府的保障和控制力度,提升公交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公交行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合作机制,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按期完成。
--国有主导。建立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公交企业产权结构,从资本和产权制度层面,增强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正确处理市场与公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更好地保障行业公益性。把公益性与经营性分离,场站管理和公交运营分离,公交广告与公交运营分离。
--规模经营。按照有利于推进公交行业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建立管理能力与业务经营、企业发展、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营主体,构建国有主导、有序竞争的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格局。统一配置公交线路等公交资源,建立企业服务质量、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等竞争机制,推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稳步推进。以确保行业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公交资源整合,力求市场平稳运行,资产规范运转,人员合理流动,切实保证资源整合过程中公交服务秩序良好,确保行业稳定,力求市场平稳运行。
三、总体目标
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规划、投资、建设和营运管理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以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行业公益性和运作市场化结合更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公交企业增强服务、成本、效益和管理创新的竞争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加大行业考核考评,促进公交营运企业增强活力,保证市民公交出行更加满意。
四、整合主体
南京市城建集团和江宁区人民政府作为此次南京公交行业资源整合的主体。
五、整合范围
(一)企业整合范围
1、涉及全部资产和人员的企业:
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南京中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巴士分公司、南京六合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浦口中北威立雅客运有限公司、南京公交雅高巴士有限公司、南京新宁浦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轮渡公司、南京公用场站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新城巴士有限公司、江宁南京通盛客运有限公司。
2、涉及在宁从事公交线路营运资产和相关人员的企业:
江苏金陵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厂双虹客运有限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
3、涉及到其它资源范围:德高梅迪派勒广告公司围绕公交站点的经营业务和相应的管理。
(二)公交线路资源范围
市区所有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三)公交场站资源范围
市区所有公交站(各类枢纽站、线路沿途停靠站)。
六、整合内容
在现有公交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为“3+1”模式,即3家从事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实行公交线路等资源集中统一配置,站运分离,分工明细,管理专业,有序竞争。
(一)3家公交线路经营企业分别为:
1、整合现有主城8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一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南京市公交总公司、中北集团巴士公司、雅高巴士公司、新宁浦巴士公司。
2、整合现有江宁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二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新城巴士公司、江宁通盛公司。
3、整合现有江北地区的公交资源,组成“南京公交三公司”(暂定名)。需要整合的企业资产和人员为:六合中北威立雅公司、浦口中北威立雅公司、江苏金陵交运集团、大厂双虹公司、六合新集劳务队。
(二)1家从事场站资源建设和管理的企业。
组建南京公用场站公司,整合全市公交企业移交的各类枢纽站、线路沿途停靠站的资源(含拥有产权和非拥有产权),同时接管原德高梅迪派勒广告公司公交站点的经营和管理职权。负责全市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1年12月15日前)
主要任务: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和稳评方案,明确职责。
第二阶段:整合实施阶段(2012年5月30日前)
主要任务:对整合单位的资产等进行综合评估,摸清底数;登记注册新的管理企业;做好企业职工和资产的移交工作;做好相关企业的资产收购。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6月30日前)
主要任务:解决疑难问题,搞好检查验收工作,保证企业平稳过渡。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强资源整合工作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根据《市政府关于成立南京市公交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宁政发〔2011〕227号)文件精神要求,按照职责,抓好落实。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即资产评估组、整合推进组、营运保障组、财政保障组、维护稳定组。